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桃小食心虫

学名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鳞翅目,蛀果蛾科。分布于日本、朝鲜、蒙古、苏联及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等地。为害苹果、梨、海棠、花红、槟子、山楂、榅桲、桃、杏、李、枣、酸枣等,以苹果、梨和枣受害最重。1927年,中国辽宁大连附近苹果园中即有桃小食心虫发生为害的记载。

苹果等蛀果害虫。学名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鳞翅目,蛀果蛾科。分布于日本、朝鲜、蒙古、苏联及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等地。为害苹果、梨、海棠、花红、槟子、山楂、榅桲、桃、杏、李、枣、酸枣等,以苹果、梨和枣受害最重。1927年,中国辽宁大连附近苹果园中即有桃小食心虫发生为害的记载。1949年后,中国苹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桃小食心虫种群数量上升蔓延加重,成为仁果类和枣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雌虫体长7~8毫米,翅展16~18毫米,雄虫体长5~6毫米,翅展13~15毫米。灰褐色,复眼红褐色。雌虫下唇须长而直,雄虫的短而上翘。前翅灰白或灰褐色,前缘中部有一近三角形具黑蓝色光泽大斑,后翅灰色(见图)。卵深红或淡红色,近椭圆形,卵壳上有不规则刻纹,顶部环生2~3圈Y状刺毛。末龄幼虫长13~16毫米,桃红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深褐色,腹足趾钩为单序环,无臀栉。蛹长6.5~8.6毫米,黄白色,羽化前灰褐色,体壁光滑。越冬茧扁圆,直径4.5~6.2毫米,茧壁质地致密;蛹化茧纺锤形,长径7.8~9.8毫米,质地疏松,一端有羽化孔。

中国辽宁、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年生1或2代,甘肃天水发生1代,江苏江淮地区有出现3代个体。以末龄幼虫在土中做越冬茧越冬。越冬茧在果园内的分布,因脱果幼虫背光爬行而形成一定规律性。平地果园,树冠下无杂草和间作物,土壤细而平整,越冬茧多集中在距树干约90厘米范围内。反之,越冬茧多分散在树冠外围结果多的部位下方的土里。山地果园,除树冠下外,梯田壁内也有较多越冬茧。越冬茧分布在3~12厘米土层里,3~6厘米处数量占80%。在年生1~2代区,越冬幼虫于5月中至7月上、中旬出土,出土期达60多天,致使各虫期拖长,前后世代重叠。幼虫出土受温度,雨水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旬均温达17℃,5厘米地温19.7℃,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上时,越冬幼虫即可顺利出土。雨后有大量幼虫出土。如遇干旱,土壤含水量在5%以下,则长期抑制幼虫出土,出土盛期明显推迟,大大降低出土率。土壤含水量低于3%,幼虫几乎不能出土。出土幼虫在树干基部近土壤、石块下或草根旁做茧化蛹,蛹期15天。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成虫白天栖息在树上或杂草上,夜间产卵,交配则在0~3时。多数雌蛾交配1次,少数达4次。成虫产卵时对果实品种有一定的选择,第一代卵发生期,金冠品种着卵多;国光品种着卵少;第二代卵在国光和金冠品种上着卵量无明显差异。成虫在气温18℃以下,产卵极少,超过33℃不能产卵;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对成虫寿命和产卵不利;在25℃时,相对湿度70%以上,湿度越高,产卵量越大。卵产于苹果萼洼处,少数产在梗洼或叶背。每雌产卵约50粒。田间1、2代卵发生期首、末重叠,从6月中旬直至9月中、下旬都可见卵。第一代卵盛期在7月,第二代卵在8月中、下旬。

初孵幼虫多自果实胸、腹部蛀入,2~3天后,蛀果孔处溢出果胶,干后果面留下白色蜡状物,蛀果孔已愈合如针眼,黑褐色,果面略凹。初孵幼虫能否蛀果,除受天敌、风、雨等影响外,与果实的果皮组织有关。鸭梨幼果期,细胞密集,果皮坚硬,第一代幼虫蛀果率仅29%,同期,金冠苹果蛀果率达60%以上。蛀食国光苹果的幼虫生存率较蛀食金冠、红玉的低30~40%,果内幼虫期延长5天左右。第一代脱果幼虫滞育率高。蛀果幼虫在果内串食,并为害心室和种子,使果实变形,果肉变质,不能食用。幼虫在果内蛀食20多天,末龄脱果,脱果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盛期8月中旬。第一代幼虫的滞育主要受光周期的季节性变化所控制,脱果愈晚,滞育率愈高。在中国40°N左右地区,7月25日前脱果的幼虫全部不滞育,8月上旬脱果的幼虫约有20%滞育,8月中旬脱果的有50%以上滞育,8月下旬脱果的全部滞育。第一代不滞育的个体,继续羽化繁殖为害,此代卵发生于8月上旬至9月下旬,幼虫脱果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果内部分未成熟幼虫,因采收随之运出果园,使堆果场,果品收购站,果库等也成其为越冬场所。

桃小食心虫由于地理隔离和食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发生于日本海沿岸的津轻和太平洋沿岸南部地区的种群,其越冬幼虫出土期不同,“津轻型”发生期早,“南方型”发生期晚。经相互换地饲养,出土期仍不变。在中国辽宁西部苹果区发生的种群,年生1~2代,越冬幼虫出土始期5月中下旬。在纯梨区的种群,年生1代,幼虫出土始期推迟至6月中旬。

防治方法是:①根据果园地形和栽培管理情况,进行土壤处理。利用性诱剂,预测越冬代成虫始发期,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辛硫磷,对硫磷,嘧啶氧磷,二嗪磷等。②根据越冬代成虫始发期,进行定期查卵,当果率达0.5~1.5%时,及时喷对硫磷,杀螟硫磷,氰戊菊酯等,每世代喷药1或2次。③利用天敌甲腹茧蜂,中国齿腿姬蜂及新线虫防治幼虫。④第一代幼果脱果前,摘除被害果,每隔10天摘一次。⑤注意处理果园外越冬的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