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食芽象甲

苹果等果树的食芽害虫。学名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 Morimoto。鞘翅目,象虫科。中国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枣树、也为害苹果、梨、桑、棉、大豆等。成虫体长5~7毫米。雌虫土黄色,雄虫深灰色。头喙粗短,触角12节,棍棒状,着生于头喙前端。鞘翅卵圆形,末端稍尖,表面有纵列刻点,散生有不明显的褐斑,并有灰色短茸毛。

枣、苹果等果树的食芽害虫。学名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 Morimoto。鞘翅目,象虫科。中国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枣树、也为害苹果、梨、桑、棉、大豆等。成虫体长5~7毫米。雌虫土黄色,雄虫深灰色。头喙粗短,触角12节,棍棒状,着生于头喙前端。鞘翅卵圆形,末端稍尖,表面有纵列刻点,散生有不明显的褐斑,并有灰色短茸毛。卵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渐转深褐色。幼虫体长5~6毫米,前胸背淡黄色,胸腹部乳白色,体弯,各节多横皱。裸蛹长4~5毫米,初为乳白色,渐转红褐色。年生1代。以末龄幼虫在树冠下5~10厘米土中越冬。翌年3~4月化蛹。枣树芽萌发时羽化出土,爬行上树。成虫为害盛期南部枣区4月中下旬,北部枣区4月底至5月上旬。发生严重时常将嫩叶、幼芽吃光。受害枣树长时间不能发芽,枣吊生长短,开花

坐果时间推迟,仅能结少量晚枣,质量差。气温高时成虫白天活跃。卵产在枯枝裂皮缝或枣股上,集中成堆,每堆3~10粒,每雌产卵100粒左右。卵期约20天,初孵幼虫落地,入土生活。成虫在低温、阴雨天和傍晚不活动。利用成虫发生期短,假死性强,震落地面后早晚不飞,靠爬行上树等特点,在成虫发生初盛期和盛期,在树干周围撒敌百虫粉,然后将虫震落;虫爬上树时通过药带中毒杀死。也对在树上喷洒敌敌畏和杀螟硫磷等农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