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山茱萸蛀果蛾

蛀害山茱萸果实的蛾类害虫。学名Asiacarposina cornusvora Yang。鳞翅目,蛀果蛾科。在中国,分布于陕西、山西、浙江、河南等省。仅发现为害药用植物山茱萸果实。此虫的成虫体长约6毫米,翅展14~19毫米,头部黄白色,触角丝状。雌蛾触角上的纤毛极细小,雄蛾触角具长纤毛,两侧对称。胸部及前翅灰白色。前翅中部及前缘4/5处,各有一黑褐色大斑组成的三角形斑块,斑块中间以白带分开。

蛀害山茱萸果实的蛾类害虫。学名Asiacarposina cornusvora Yang。鳞翅目,蛀果蛾科。在中国,分布于陕西、山西、浙江、河南等省。仅发现为害药用植物山茱萸果实。此虫的成虫体长约6毫米,翅展14~19毫米,头部黄白色,触角丝状。雌蛾触角上的纤毛极细小,雄蛾触角具长纤毛,两侧对称。胸部及前翅灰白色。前翅中部及前缘4/5处,各有一黑褐色大斑组成的三角形斑块,斑块中间以白带分开。褐斑内杂有蓝灰色鳞。翅前缘有一列褐色长斑。翅基部和中部有竖鳞9丛,外缘有一列小褐斑位于脉端,缘毛灰褐色,双层。后翅灰黄色。腹部黄褐色(见图)。卵椭圆形,粉红色,表面有不规则的网状纹。末龄幼虫体长9~11毫米,前胸背板暗褐色,胸、腹部暗乳黄色,或略带黄红色。蛹近羽化时黄褐色。

山茱萸蛀果蛾

陕西和山西年生1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内作扁圆形茧越冬。在陕西丹凤县,翌年8月上旬幼虫从冬茧爬至表土层结纺锤形薄茧化蛹。蛹期约10天。8月中旬至9月中旬羽化、产卵。9月底至10月中旬为幼虫主要为害时期。10月下旬幼虫全部脱果入土越冬。成虫白天伏于树干、地面和叶背等处,早晚活动,以黎明和傍晚最为活跃。卵散产于叶背茸毛、果实和果柄上,以叶背茸毛处最多。幼虫在果实上的蛀入点较分散,但多在果实腰部。一般是一果一虫,极少数一果二虫。幼虫在果实内蛀成纵横虫道,果实成熟后,蛀空的果实内充斥虫粪。随果实的成熟为害亦随之加重,一果实损失率在30%左右,重则可达90%以上。幼虫脱果时先将果皮咬成一孔,而后外出入土。一般在树冠下7~20厘米深的松土层内,如深层土壤疏松,冬茧分布可深达30厘米。在蛹和幼虫期,可用敌百虫处理土壤;羽化期,可用杀虫脒和乐果喷杀;及时清除早期落果,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收,可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夏宝池)

背蛇蛉

蛇蛉目

Raphidiodea。通称蛇蛉或蜧。昆虫纲、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在分类系统上各学者尚不一致,伊姆斯(A.D.Imms,1936)列入脉翅目中广翅亚目的一个科;博罗(D.J.Borror,1971)则分为脉翅目的一个亚目,素木得一(1954)、罗斯(H.H.Ross,1956)、蔡邦华(1957)等则皆另立成目。本目共分2科:蛇蛉科与盲蛇蛉科。世界已知60余种,除大洋洲及南非外,广布于世界各地,以全北区种类最多。中国已知2种,即:分布于陕西的西岳蛇蛉和分布东北的盲蛇蛉。

形态

身体细长、圆筒形,较脆弱。小至中型,少数生有长毛;体色多为褐色与黑色,头部长,后端常狭缩变细,下口式;触角丝状,30~70节;复眼突出,单眼3个或无。口器咀嚼式,唇基大而宽,下颚须4节,下唇须3节,上颚小,具3~4个齿。前胸延长呈颈状。中胸及后胸阔而短,翅狭长,膜质透明,前后

翅相似,后翅稍小,翅脉网状,翅痣明显,足细,跗节5节,第三节大而扁,第四节小,前足着生于前胸腹板后端。腹部10节,雄虫尾端具肛上板和一对抱握器。雌虫具细长针状产卵器,胸部气门2对,腹部8对。

幼虫衣鱼型,暗灰、褐色等,体表光滑,前口式;眼由4~7个小眼组成。触角刚毛状,3或4节;口器咀嚼式。腹部10节,无尾须。前胸气门1对,大形;腹部气门7对(见图)。

习性

成虫陆栖,肉食性,发生在森林地带中繁茂的草丛、花和树干等处捕食其他昆虫。雌虫产卵在植物的皮部裂缝中。幼虫多树栖,常在松柏科植物松散的树皮下生活:取食小蠹甲等小型昆虫。在蛹室内化蛹:羽化前,离开蛹室,寻找适合的场所羽化。

图1 蜜蜂的回旋舞、3只蜂随舞

(李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