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成虫先取食荔枝、龙眼、葡萄等的嫩梢皮层,造成枯枝。产卵在枝干或枝桠叉口的皮层下,产卵处留下半圆形的伤痕。初孵幼虫先在树皮下蛀食,后逐步蛀入枝干木质部,形成扁圆形纵向坑道。幼虫从枝干上部向下蛀害,末龄幼虫在蛀道宽处,用粪便和分泌物堵塞两端作室化蛹。可用剪除虫枝的办法,捕杀成虫;用小刀剔除树皮产卵处的卵粒和初孵幼虫;利用小铁丝钩杀幼虫;从蛀孔注入敌敌畏或乐果药液少许,然后用粘土封孔,毒杀幼虫。
钻蛀荔枝、龙眼等树干的害虫。学名Aristobia testudo(Voet)。鞘翅目,天牛科。分布于越南及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陕西等省区。幼虫钻蛀树干,影响树体生长和寿命。还可以为害番荔枝、李、麻栎、樟木、橄榄、双翼豆、可可、无患子等。成虫体长20~35毫米,体背被黑色和虎皮色的绒毛斑纹。头部、触角第一、二节、腹面及足均被稀疏的黑色绒毛;触角第三节端部具黑色簇毛。每一鞘翅上有十几个黑色条纹构成龟壳状斑块(见图)。卵长椭圆形,白至黄色。末龄幼虫长约60毫米,扁圆筒形,乳白色。全身有稀疏的细长毛,前胸背板黄褐色,侧沟明显,中央有一白色纵纹,前缘黄褐色较深,后半部呈深褐色“山”字形盾状隆起,隆起两旁各有一个陷斑。蛹第一至六腹节背面近后缘处,有一列棕褐色毛组成的横条纹。
中国南方年生1代,以幼虫在荔枝和龙眼枝干内越冬。从6月上旬至11月下旬,田间均可见成虫,以7~9月中旬较多。羽化后成虫先取食荔枝、龙眼、葡萄等的嫩梢皮层,造成枯枝。产卵在枝干或枝桠叉口的皮层下,产卵处留下半圆形的伤痕。初孵幼虫先在树皮下蛀食,后逐步蛀入枝干木质部,形成扁圆形纵向坑道。幼虫从枝干上部向下蛀害,末龄幼虫在蛀道宽处,用粪便和分泌物堵塞两端作室化蛹。可用剪除虫枝的办法,捕杀成虫;用小刀剔除树皮产卵处的卵粒和初孵幼虫;利用小铁丝钩杀幼虫;从蛀孔注入敌敌畏或乐果药液少许,然后用粘土封孔,毒杀幼虫。
龟背天牛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