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稻水象甲

产卵期持续两个月,每头约产卵75粒。初龄幼虫钻入稻根内取食,成熟幼虫在根外取食。幼虫分4龄,约30天开始化蛹,蛹期7天,6月末为羽化盛期,后逐渐从稻田中消失进入越冬场所。对来自稻水象甲疫区的稻草、牧草、草坪植物、腐殖土、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等宜加强检疫,防止传入。成虫侵入稻田时,可喷施倍硫磷等农药防治。对幼虫可施用杀螟丹或残杀威防治。适当推迟插秧期是避免越冬成虫产卵高峰的有效方法。

取食水稻叶、根部的害虫,中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学名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鞘翅目,象虫科。原产美国东部。1800年首次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发现。19世纪后半期,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阿肯色、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各州始栽水稻,此虫逐渐成为主要害虫。1959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并在水稻种植区扩展蔓延,受害范围达22个州。1972年传入多米尼加。1976年5月在日本爱知县首次发现,1982年蔓延到28个府县,并向东北方向扩展。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哥伦比亚、圭亚那等国及北非也有发生。主要寄主为水稻及禾本科、莎草科、灯心草科、鸭跖草科、马蔺科、泽泻科的杂草。成虫取食水稻嫩叶,在叶面形成Ⅰ形长斑痕;幼虫取食水稻根部,造成根系和分蘖减少。为害严重的稻株停止生长,下部叶片枯死,甚至整株死亡。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50%。主要通过运载稻草、牧草、草坪植物、腐殖土、包装材料等作远距离传播。成虫飞翔或借助风力、水流等途径也能扩散。

雌成虫体长约3毫米,体表被覆淡绿色至灰褐色鳞片。自前胸背板端部到基部,由黑色鳞片组成一大口瓶状暗斑。鞘翅基部向下延伸至鞘翅约3/4处形成一黑斑。新羽化的成虫鲜茶褐色,背中部黑斑明显。触角赤褐色,索节6节,棒基部无毛具光泽,棒端部密生细毛。前胸腹板上无沟。中足胫节布有白色长毛。胫节末端有钩状突起和小的内角突起。在美国分布的雄虫,后足胫节端部有向内侧的两个钩状突起。卵圆柱形,色乳白。幼虫白色,末龄幼虫长8毫米,第二至第七腹节的气门背面有一对长的钩状突起。幼虫在土中作茧化蛹,蛹白色。

日本中部和北部地区年生1代,南部年生两代。成虫在树林落叶层和草丛中越冬。越冬成虫滞育后有较强的耐寒力,甚至在积雪下亦可存活。翌年春,成虫开始取食杂草叶片。在日本中部地区,5月中到6月初插秧后,稻水象甲即飞入稻田,在水下的植物组织中产卵。产卵期持续两个月,每头约产卵75粒。初龄幼虫钻入稻根内取食,成熟幼虫在根外取食。幼虫分4龄,约30天开始化蛹,蛹期7天,6月末为羽化盛期,后逐渐从稻田中消失进入越冬场所。

对来自稻水象甲疫区的稻草、牧草、草坪植物、腐殖土、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等宜加强检疫,防止传入。成虫侵入稻田时,可喷施倍硫磷等农药防治。对幼虫可施用杀螟丹或残杀威防治。适当推迟插秧期是避免越冬成虫产卵高峰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