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度测定仪器感应头对光强度相等而入射方向不同的光响应,按余弦规律变化的特性。理想的“角度响应”应该符合余弦定律,即在垂直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的方向上响应最大,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其响应按余弦规律减小。到入射角等于90°时,则响应为0。这个特性也叫光度计的角分布特性。
光度测定仪器感应头对光强度相等而入射方向不同的光响应,按余弦规律变化的特性。理想的“角度响应”应该符合余弦定律,即在垂直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的方向上响应最大,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其响应按余弦规律减小。到入射角等于90°时,则响应为0。这个特性也叫光度计的角分布特性。
为使光度计响应接近余弦型的角分布特性,通常选用下列几种修正方式:最简单的有平板状和皿状乳白玻璃修正器,较复杂的有截球状、环状和球壳状等,其结构如图所示。几种余弦修正器的效果如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球壳状修正器效果最佳,但体积相对大一些,制造工艺较复杂。平板状简单,制造容易,但修正效果差一些。选用何种修正器可根据对精度的要求和设计的可能性而定。未加余弦修正器的光度计已不为光学界承认。(巴昆)
3种角分布特性修正器示意图
常用余弦修正器的效果比较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