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郑白渠

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在郑国渠之南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临潼县东北)注于渭水,干渠长200里,灌溉面积4500余顷。此后二渠合称郑白渠(见图)。唐代郑白渠有3条主要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灌溉范围主要分布于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过石川河

古代关中地区引泾河灌溉的大型渠系,为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又叫三白渠等,是现代陕西泾惠渠的前身。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十几年后完工。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注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余顷。由于泾水含有大量淤泥,灌溉时既可补充作物需水,又补充了养分,改良了灌区内的盐碱地,当时农作物产量提高到每亩1锺(6石4斗)。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在郑国渠之南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临潼县东北)注于渭水,干渠长200里,灌溉面积4500余顷。此后二渠合称郑白渠(见图)。唐代郑白渠有3条主要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灌溉范围主要分布于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过石川河,在下邽县(今渭南县东北50里)注入金氏陂。永徽年间(650~655年)郑白渠灌溉面积有1万多顷,由于官吏豪强大量设置水磨、水碓到大历年间(766~779年)仅灌6200余顷。这前后虽四五次下令拆毁废碓磨,但不能有效的贯彻。郑白渠的管理制度在唐《水部式》中有具体规定,灌区除设专管机构外,并受京兆少尹(首都副行政首长)的统辖,渠道上的主要枢纽如彭城堰等还设专官管理。这时渠首建有拦河壅水石坝,称为将军翣。石坝后毁于水。宋代改用临时性梢桩坝,每年拆修。由于引水困难,历代曾多次将引水渠口上移。大观二年(1108年)大修,共修石渠3141尺,土渠3978尺,并修筑了进水闸节制闸和退水闸,以及一系列的交叉建筑物,改称丰利渠。元延祐元年(1314年)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承德郎王琚主持改建。渠首再次上移,拦河坝改为石囷结构,后称王御史渠。灌溉面积曾达9000顷。明代近300年,泾渠修治记录不下10余次,又有广惠渠、通济渠等名称。广惠渠修于天顺八年至成化四年(1464~1468年),后又两次重修,将引水渠口上移,凿石渠1里3分。后来灌溉面积缩小至千顷以下。至清代,由于引水困难和泥沙淤积,乾隆二年(1737年)竞将渠口封闭,专引渠首旁各洞的泉水,并改称龙洞渠。灌溉面积只维持7万多亩,清末更减少到2万多亩。直到1932年泾惠渠建成通水,引泾灌溉才重新恢复。

秦代郑国渠和西汉白渠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