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浙江宁波地区以它山堰为主的唐宋四百年农田水利的专著。南宋魏岘编著,成书于淳祐三年(1243年),包括他修堰时的技术经验总结。全书分为上、下二卷,共约二万字。上卷分二十七小节,分别记述了它山堰的兴建和历次维修规划与施工等情况,下卷收录了六篇有关碑记和十六首它山诗歌等资料。书中详细记载了它山堰的水文地理情况、堰体结构、分洪引水设施的布置与特点;整个工程在拒咸蓄淡,灌溉、航运和城市供水等方面的效益,流域内泥沙来源及其防治措施,水沙关系,工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论述,并对建堰前后浙东地区水利工程的演变历史,包括它山堰与广德湖、仲夏堰等水利工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魏岘鄞县人,生于绍熙年间(1190~1194年)嘉定末(约1224年)以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绍定初(1228年)为都大坑冶司,罢职后在家,见它山堰沙淤严重,曾以私力募工淘浚。淳祐二年起用为知吉州军兼管内劝农使,又主持堰的改造大修工程。本书为水利稀有古籍,通行本系明末陈朝辅据传抄本重刊,脱落错讹不少。清徐时栋曾据《宋元四明六志》本校勘。《宋元四明六志》还详载宁波一带唐、宋、元三代水利,可与本书互相参证。
记述浙江宁波地区以它山堰为主的唐宋四百年农田水利的专著。南宋魏岘编著,成书于淳祐三年(1243年),包括他修堰时的技术经验总结。全书分为上、下二卷,共约二万字。上卷分二十七小节,分别记述了它山堰的兴建和历次维修规划与施工等情况,下卷收录了六篇有关碑记和十六首它山诗歌等资料。书中详细记载了它山堰的水文地理情况、堰体结构、分洪引水设施的布置与特点;整个工程在拒咸蓄淡,灌溉、航运和城市供水等方面的效益,流域内泥沙来源及其防治措施,水沙关系,工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论述,并对建堰前后浙东地区水利工程的演变历史,包括它山堰与广德湖、仲夏堰等水利工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魏岘鄞县人,生于绍熙年间(1190~1194年)嘉定末(约1224年)以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绍定初(1228年)为都大坑冶司,罢职后在家,见它山堰沙淤严重,曾以私力募工淘浚。淳祐二年起用为知吉州军兼管内劝农使,又主持堰的改造大修工程。本书为水利稀有古籍,通行本系明末陈朝辅据传抄本重刊,脱落错讹不少。清徐时栋曾据《宋元四明六志》本校勘。《宋元四明六志》还详载宁波一带唐、宋、元三代水利,可与本书互相参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