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单锷论太湖水利

有赵霖自政和六年至宣和初(1116~1119年)主持兴修两浙水利,主张开治港浦,置闸启闭,筑圩裹田,三者缺一不可。说“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置闸莫利于近外”。近外是靠近入江海处,便于防潮、排洪、护田、浚沙、通航。圩岸要高大“非谓得以播殖,将恃此以狭水之所居耳”,目的也为了挤水外泄。北宋以后著书立说论太湖水利及实施治理多以疏泄为主。

北宋后期单锷提出以疏泄为主的治理太湖流域水灾的规划性意见。单锷(1031~1110年)字季隐,宜兴县人。他经过长期考察,于元祐四年(1089年)写成《吴中水利书》,阐述治理太湖洪水意见,曾由苏轼代奏于朝。北宋中期以后,太湖地区水灾频繁。究其原因看法有三种:①认为是毁了胥溪运河上的五堰,青弋江、水阳江流域之水东泻,增加了太湖的来水量;②认为是运河上吴江长堤壅阻太湖洪水宣泄;③认为是由于宜兴百渎的湮塞。他说:“西自五堰,东至吴江岸,犹人之一身也。五堰则首也,荆溪则咽喉也,百渎则心也,震泽(太湖)则腹也,旁通太湖众渎则脉络众窍也,吴江则足也。”他认为水患三方面的原因都有。提出“上阻”,修复胥溪五堰;“中分”,开浚金坛、宜兴、武进之间的夹苧干渎,并整治江阴、常州间的河港堰闸,分导太湖西部岗坡之水过运河北入长江;“下泄”,疏浚吴江以东诸江,排水出海,凿通吴江岸为木桥千所,扩大太湖洪水出口。又“凡临江湖诸县之泄水诸港渎,并皆疏凿”。他主张先排水后修圩,反对郏亶先治田后决水的观点,说:“未能泄积水而先成围田,以狭水道,当春夏湍流浩激之时,则水常行于田围之上,非止坏田围,且淹庐舍矣。”

稍后郏亶(见之子郏侨认为太湖水灾由于前代堤防堰闸之制尽坏,不能“旁分其支脉之流不使溢聚”,主张导江开浦与浚泾作圩垾并举,施工可有先后。上源下流分疏归江入海,置堤塘堰闸防御外水,控制内水,再修筑圩垾治湖为田。稍后有赵霖自政和六年至宣和初(1116~1119年)主持兴修两浙水利,主张开治港浦,置闸启闭,筑圩裹田,三者缺一不可。说“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置闸莫利于近外”。近外是靠近入江海处,便于防潮、排洪、护田、浚沙、通航。圩岸要高大“非谓得以播殖,将恃此以狭水之所居耳”,目的也为了挤水外泄。北宋以后著书立说论太湖水利及实施治理多以疏泄为主。南宋末黄震主张“驾水归海”,就是抬高江浦水位,以人工控制使水迅速归海,防止泥沙淤积。元代有任仁发著《水利集》,还有周文英;明代有姚文灏、金藻、归有光等,姚著有《浙西水利书》,归著有《三关水利录》;清代有王凤生等,王主持编撰《浙西水利备考》。清人指出宋元以来论治太湖水的方法不外五项:①控制上源及中游,如溧阳高淳修五堰,杭州修长河堰,苏州修望亭堰等等;②下游分导入江入海,如东开吴淞江、黄浦江、浏河等,北开七鸦、白茆诸浦等等;③修塘浦纵横贯通,以河网调节水流;④内筑围堰,构成圩田,控制排灌;⑤置闸于浦塘入江入海之口,用以引、拦潮水,防泥沙,利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