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食叶象虫

为害茶树芽叶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茶丽纹象虫(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和大绿象虫(Hypomeces squ-amosus Herbst),属鞘翅目象虫科。茶丽纹象虫又名茶丽纹象甲、茶叶象甲。分布与为害中国各主要产茶省均有分布。为害油茶、山茶、柑桔、苹果、梨、桃、板栗、刺槐、苧麻等。成虫咀食新梢叶片,幼虫栖息土中,取食有机质和须根。形态成虫体长5~7毫米,灰黑色、体背具有黄绿色带金属闪光的鳞片集成的斑点和条纹,腹面散生黄绿或绿色鳞毛。触角膝形,11节,柄节长,端部3节膨大。鞘翅上也具黄绿色纵带,近中央处有较宽的黑色横纹。卵椭圆形,长0.48~0.57毫米,宽0.35~0.40毫米,黄白到暗灰色。幼虫头黄褐色,体乳白至黄白色,肥而多横皱,无足,成长时体长5.0~6.2毫米。蛹长椭圆形,长约5~6毫米,黄白至灰褐色,头顶及胸、腹各节背面有刺突6~8枚,而以胸部的较显著(见图)。 茶丽纹象虫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多以老熟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在福建东北部,3~4月间越冬幼虫陆续化蛹,4月中、下旬成虫相继出土,5月为害较盛。在安徽南部,4月下旬开始化蛹

为害茶树芽叶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茶丽纹象虫(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和大绿象虫(Hypomeces squ-amosus Herbst),属鞘翅目象虫科。

茶丽纹象虫

又名茶丽纹象甲、茶叶象甲。

分布与为害

中国各主要产茶省均有分布。为害油茶、山茶、柑桔、苹果、梨、桃、板栗、刺槐、苧麻等。成虫咀食新梢叶片,幼虫栖息土中,取食有机质和须根。

形态

成虫体长5~7毫米,灰黑色、体背具有黄绿色带金属闪光的鳞片集成的斑点和条纹,腹面散生黄绿或绿色鳞毛。触角膝形,11节,柄节长,端部3节膨大。鞘翅上也具黄绿色纵带,近中央处有较宽的黑色横纹。卵椭圆形,长0.48~0.57毫米,宽0.35~0.40毫米,黄白到暗灰色。幼虫头黄褐色,体乳白至黄白色,肥而多横皱,无足,成长时体长5.0~6.2毫米。蛹长椭圆形,长约5~6毫米,黄白至灰褐色,头顶及胸、腹各节背面有刺突6~8枚,而以胸部的较显著(见图)。

茶丽纹象虫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多以老熟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在福建东北部,3~4月间越冬幼虫陆续化蛹,4月中、下旬成虫相继出土,5月为害较盛。在安徽南部,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出土,6月盛发,直至8月上旬仍可见少数成虫。在浙江杭州,成虫初见于5月中、下旬,一般终见于8月上旬,高峰在5月下旬~7月上旬。成虫上午羽化,先在土中潜伏2~3天后出土。夜晚至清晨很少爬动,露干后开始活动,中午前后多潜伏荫蔽处,14时后又渐趋活跃,昏暗后再行减弱。为害新梢嫩叶,自叶缘食成许多半环形缺刻,严重时仅留主脉。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有假死习性,稍受惊动即坠地,片刻后再行上树。善爬行,但飞翔力弱。采摘、田间管理等工作中,人畜、工具的携带均可帮助其传播。交尾多在黄昏至晚间进行,交尾次日雌虫陆续入土将卵散产于土中或落叶下,也有数粒产在一起,以表土中为多。树冠高大,生长良好的茶园,往往虫口较多。

防治

成虫盛发初期,利用假死习性,进行人工震落扑杀,或喷施90%巴丹1200~1500倍液。

大绿象虫

又名绿鳞象甲,绿绒象虫。

分布与为害

中国各主要产茶省均有分布。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发生。成虫咀食新梢叶片,除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棉花、柑桔、柠檬、咖啡、桑等。

形态

成虫体长12.8~15.1毫米,宽4.8~6.0毫米,略呈纺锤形,体黑色,均匀密披绿或蓝绿色鳞片,并带有金属闪光。鳞片间散布银灰色长柔毛(雄)或鳞状毛(雌),鳞片表面常附有黄粉。但也有鳞片为灰色、珍珠色,褐色或暗铜色,甚至蓝色的。头管背面扁平,中间有一宽深的中沟,长达头顶,两侧各有2条浅沟;触角粗短,柄节长达复眼中部;复眼突出。前胸基部宽,后角尖,前角在眼后突出成一短而尖的刺。小盾片三角形。鞘翅以翅肩附近最宽,宽于前胸基部,向后渐窄。

生活习性

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常在6、7月间发生最多,咀食叶片,有群集性和假死性,飞翔力弱,卵散产。靠近山边、杂草丛生的茶园发生一般较多,且常以茶园四周受害较重,新植茶园常比熟地茶园为害重。在广东,新植扦插茶园可因此虫为害而使植株死亡。

防治

茶丽纹象虫,并注意清除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