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尺蠖

为害茶树芽叶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云尺蠖(Buzura thibetaria Oberthur)等

为害茶树芽叶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云尺蠖(Buzura thibetaria Oberthur)等,均属鳞翅目尺蠖蛾科。

茶尺蠖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等省,以苏、浙、皖一带夏、秋茶危害最重,幼虫先蚕食嫩叶,严重时整株被害光秃,片叶不留。除茶树外,还危害大豆、辣蓼、枫杨等。

形态

成虫体长9~12毫米,翅展20~30毫米。灰白色翅面疏被茶褐或黑褐色鳞片。前翅内横线、外横线、外缘线和亚外缘线呈黑褐色波状纹(有时内横线和亚外缘线不明显),后翅也有两条波纹,前后翅外缘分别有7个和5个小黑点。秋季成虫体色较深,线纹明显,体形较大。卵椭圆形,长约0.8毫米,初产时鲜绿后变黄绿,再转灰褐至黑色。常数十粒、百余粒重迭成堆并覆有灰白色絮状物。幼虫初孵时体长约1.5毫米,黑色,体节都环列有白色点线,后期体色转褐,白线渐不明显。刚蜕皮2龄幼虫体长4~6毫米,黑褐色,腹部第一节背面有两个不明显的黑点,第二节背面有两个较明显的深褐色斑纹。刚蜕皮3龄幼虫体长7~9毫米,茶褐色,腹部第一节背面的黑点明显,第二节背面黑纹呈“八”字形,第八节出现一个不明显的倒“八”字形黑纹。刚蜕皮4龄幼虫体长13~16毫米,灰褐色,腹部第二至四节背面有1~2个不明显的灰黑色菱形斑纹,第八节背面的倒“八”字斑纹明显。刚蜕皮5龄幼虫体长18~22毫米,充分成长时长达26~30毫米,灰褐色,腹部第二至四节背面的黑色菱形斑纹及第八节背面的倒“八”字斑纹明显。蛹长椭圆形,长10~14毫米,赭褐色;触角与翅芽达腹部第四节后缘;第五腹节前缘两侧各有眼状斑一个,臀棘近三角形,其末端常有一分叉的短刺。

茶尺蠖

生活习性

在江苏和安徽一年发生5~6代;在杭州6~7代,以6代为主。若10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可能部分发生7代。均以蛹在树冠下土中越冬。在杭州翌年3月初开始羽化出土,一般4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发生,危害春茶。第二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三代幼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均危害夏茶。以后大体上每月发生一代,直至最后一代老熟幼虫入土化蛹。从第三代开始世代重迭。成虫有趋光性,羽化后第二、三天黄昏开始产卵,卵产于上部枝桠间、茎基裂缝或枯枝落叶上,平均每一雌虫产卵300余粒。成虫寿命一般3~7天,卵期5~32天,各代不一。初孵幼虫爬行迅速,不畏阳光。2龄后怕阳光,晴天日间常躲在叶背或丛间隐蔽处,以腹足固定,体躯大部离开枝叶。受惊动后,立即吐丝下垂,清晨及黄昏后取食最盛,1龄幼虫仅食嫩叶叶肉,残留表皮,呈褐色点状凹斑。2龄即咀食穿孔,或自嫩叶边缘咬食,形成缺刻。3龄后食量激增。各代幼虫平均历期11~48天。幼虫老熟后入土作土室化蛹,入土深度一般1厘米,也可达1.5~3厘米,数量多时可在落叶间化蛹。一般以在根际20厘米内为最多。非越冬蛹历期7~13天,越冬蛹可长达5个月左右。一般以丘陵茶园发生较多,高山茶园发生较少。茶尺蠖有许多天敌,以茶尺蠖绒茧蜂、斜纹猫蛛、病毒、拟青霉及鸟类等常有相当控制能力。

防治

结合秋冬深耕施基肥,将树冠下表土中虫蛹,深埋施肥沟底;培土镇压;放鸡除虫。幼虫发生时,喷施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50%杀螟松、90%敌百虫或50%杀螟腈1000倍液,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6000~8000倍液。注意保护天敌。

油桐尺蠖

分布与为害

又名大尺蠖,各主要产茶省均有分布,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为害较重。幼虫蚕食叶片,除茶树外,还危害油桐等树木。

形态

成虫银灰色,体长20~25毫米,翅展50~70毫米,翅面多有黑色小点,前翅有黄褐色波纹3条,后翅两条。雌蛾腹部肥大,末端有一束黄色绒毛。初孵幼虫灰黑色,2龄以后转黄绿或淡绿,4龄后体色随栖息环境而变化,淡绿、深绿或深褐色等。成长幼虫体长70毫米左右,头部密布棕色小颗粒,头顶中央凹陷,体表粗糙,气门紫红色,第7~8节体背各有突起一对。蛹圆锥形,体长19~27毫米,棕色褐色,头部有角状突起一对,腹末有刺一枚,突起两个。

生活习性

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3代,华南一带一年发生3~4代,均以蛹在根际表土内越冬。湖南、江西等省于4月下旬成虫羽化产卵,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孵化,6月中、下旬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成虫羽化产卵,7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陆续孵化危害。广东1~3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发生为害。成虫多在傍晚羽化,白天喜栖息于茶园附近大树及电杆等建筑物上,两翅平展不动,受惊即坠地假死或短距离迁飞。傍晚至次日清晨交配,卵成堆产于树干皮层缝隙、孔洞内或茶丛枝桠处。初孵幼虫爬至植株上部吐丝下垂,借风力飘移分散危害。3龄前食量小,只在叶缘和叶尖取食上表皮及叶肉,显示黄褐色或黄绿色食痕。2龄后食量加大,取食全叶,仅留部分主脉。幼虫停食时,腹足夹住叶缘(3龄前)或枝杆,虫体斜竖如枝条。老熟后入土1~2寸作土室化蛹。

油桐尺蠖

防治

冬季逐园挖除越冬虫蛹。各代成虫期中逐日清晨寻觅扑打成虫。利用成虫喜光趋白和成堆产卵于孔洞缝隙的习性,可用草把刷石灰水悬挂或竖立于茶园中,或将周围树干从离地0.5米往上刷白1.5米,诱蛾栖息产卵,便于集中扑杀。每亩喷用油桐尺蠖核多体病毒3×1010~6×1010PIB,或从田间收集感染病毒的大尺蠖虫尸稀释1000倍扩大应用。药剂防治则应抓住幼龄幼虫期喷施90%敌百虫、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1000~2000倍液,10%二氯苯醚菊酯,20%杀灭菊酯或2.5%溴氰菊酯6000倍液。对于零星发生的幼虫可根据被害状或排泄物等追踪扑杀。

木橑尺蠖

分布与为害

台湾、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产茶省均有发生。幼虫蚕食茶树叶片,为害严重时片叶不存。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果树、林木等。

形态

成虫体长18~26毫米,翅展45~72毫米,翅白色,散布灰色或棕褐色斑纹,外横线呈一串断续的棕褐色或灰色圆斑。前翅基部有一深褐色大圆斑。雌蛾体末有黄色绒毛。卵草绿色,椭圆形,长0.77毫米;卵块上覆有黄色绒毛。幼虫成长时体长70~78毫米,体绿色、茶褐色、灰色不一,头部有倒“V”形黑纹,头顶及前胸背板两侧有褐色突起,体表多灰色斑点,以后胸及1~7腹节各节亚背线前端的一个灰色斑点较为固定。蛹长24~32毫米,棕褐或棕黑色,有刻点,头顶两侧各有齿突一个,臀棘分叉。

生活习性

在浙江省余杭县一年发生2~3代,以蛹在根际松土中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分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初盛发。卵块多产于茶园附近的松、杉等林木树皮缝隙内。幼虫孵化后吐丝随风飘落茶园危害。木撩尺蠖常间歇局部严重发生,夏季高温干旱是抑制虫口发生的重要因素。据朱庆俊观察,卵的发育起点C=10.119℃,有效积温常数K=139.846日度,卵历期预测式(T为日平均气温,N为天数)。

防治:见油桐尺蠖

云尺蠖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幼虫蚕食叶片,除茶树外,还危害油茶、油桐等,是西南茶区常见的一种茶树害虫。

形态

成虫为大型蛾子,体长18~32毫米,翅展约70毫米,体翅白色,腹部多黑色环纹,前翅基部有两黑点,内横线与外横线呈两条黑色波纹,中央近前方有一近长方形灰黑色环纹,前缘中央有一黑斑,外横线外侧及内横线内侧均具黄色宽带。后翅只外横线黑纹明显。卵椭圆,长约1毫米,淡绿色,卵块覆有黄毛。幼虫老熟时体长45~65毫米,头部棕褐色,两侧向上呈角状突出,颜面中央有一近三角形黑斑。前胸前缘背侧有一对角突。体色灰绿黄褐至黑褐不一,头及体表多暗褐色粒状点突,腹面黑色。蛹长21~25毫米,胸背前方横列4枚小突,臀棘基部膨大,端部针状。

生活习性

在贵州省湄潭县一年发生两代,以蛹在茶树根际土中越冬。两代幼虫分别于5月下旬、9月上旬前后发生。成虫趋光,雄蛾善飞。卵多成块产于附近高大树干裂缝、墙缝内,或茶丛枯卷叶中。幼虫共6龄,孵化后吐丝随风扩散危害。2龄前多在丛面取食芽梢,3~4龄后蚕食叶片,仅留中脉,5龄后多栖于丛内,早晚取食。老熟后再转至根际土中化蛹。

防治

油桐尺蠖

灰尺蠖

分布与为害

湖南、江西等省局部地区发生,幼虫蚕食茶叶,偶亦取食油茶叶片。

形态

成虫体翅深褐色,前、后翅有不规则略成平行的暗色曲纹3~4条。翅反面灰褐色,有长形点状物一个。雌蛾体长14~20毫米,翅展50~55毫米,雄蛾体色较深,体长13~17毫米,翅展47~52毫米,腹部末端有一束绒毛。卵椭圆,长约1.0毫米,淡绿转褐色,卵面有方格纹。幼虫成长时体长41~58毫米,灰褐色,腹部第二节背面有一对突起,第五、六节背色较深,背中有一明显纵斑纹。蛹圆锥形,长14~19毫米,暗棕色,腹末臀棘端部分叉。

生活习性

在湖南省长沙市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内越冬。次年2月下旬开始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茶枝上。4代幼虫分别于4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开始发生,幼虫一生取食75~80片叶,以末龄取食量最大,占取食总量的85~87%。全年以3、4代发生较多为害较重。

防治

冬季挖除越冬蛹。各代成虫羽化期扑蛾和燃灯诱蛾。幼龄幼虫期(4龄以前)喷施50%辛硫磷、50%杀螟松1000倍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6000~8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