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茶园类型

种植茶树的园地依种植面积的大小分成三类:30亩以下的称小型茶园,30~300亩左右的称作中型茶园,3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的称为大型茶园。小型和中型茶园多为农户个体经营,大型茶园一般由集体或国家经营。开辟茶园,按在坡地上开垦种植茶树的作法,把不开梯筑埂而直接按一定的规格播种或栽植茶树所形成的茶园称为坡地茶园,把依等高按种植规格而开成梯级种植的便称为梯级茶园。

种植茶树的园地依种植面积的大小分成三类:30亩以下的称小型茶园,30~300亩左右的称作中型茶园,3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的称为大型茶园。小型和中型茶园多为农户个体经营,大型茶园一般由集体或国家经营。开辟茶园,按在坡地上开垦种植茶树的作法,把不开梯筑埂而直接按一定的规格播种或栽植茶树所形成的茶园称为坡地茶园,把依等高按种植规格而开成梯级种植的便称为梯级茶园。坡地茶园开垦时省工且土地利用率高,但在雨季集中,雨量较大的地区,易造成水土冲刷而破坏园相。从茶园的分布状况又可分为平地、低丘和高山茶园,通常一般把海拔在200米以下的称为平地茶园,200米以上至500米以下的称低丘茶园,500米以上的则称为高山茶园。由于小气候的影响,高山茶园所采制的茶叶内含成分较高,品质较平地和低丘的优良。

50年代以前,中国茶农实行的茶树种植方式都是丛栽;丛间距较大,成龄茶树丛与丛间仍难连接,茶园外貌显得杂乱;50年代以后,普遍推广采用了按一定的株(丛)行距进行条行种植,成龄茶树行内株(丛)与株(丛)间相互衔接,呈茶行,前者称丛栽茶园,后者称为条栽茶园。丛栽茶园和条栽茶园在茶树幼龄期间或更新改造的头1~2年内,茶园都有部分空闲地,充分利用这些空隙地,在茶园里间作粮食作物(玉米、甘薯、麦子、豆类和绿肥等)、经济作物(橡胶、烟草等)、林木、果树和蔬菜等,这类茶园便称作间作茶园,并且按间作物的不同,分别称为茶粮间作、茶胶间作、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和茶菜间作。按照茶树生物学年龄,生长幼年期的茶树的称幼龄茶园,生长成年期茶树的称成龄茶园,当茶树衰老时,便称衰老茶园。幼龄茶园的管理是抓好定型修剪,扩大树冠。成龄茶园主要抓好采剪,延长高产年限。衰老茶园经更新措施,重新恢复树势。茶园主要是进行采摘制茶原料,称为采叶茶园;主要用作良种繁殖的采收茶种的称采种茶园以及剪取枝条进行扦插繁殖的称为剪穗园。在中国唐代至清代期间,有的茶园专门辟作采制进贡给皇室享用茶叶的御茶园。在日本有些茶园,在茶树树冠上覆盖不同的材料(稻草和塑料制品),调节光照强度和光质,以改善茶叶品质,此类茶园被称为覆下茶园。集许多茶园办成企业性质并设有茶厂的便称为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