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森林可燃物

森林中一切可以燃烧的有机物质。森林可燃物是火灾传播的主要因素,它的性质、大小、分布和数量的配置等,对林火发生、发展均有明显影响。

森林中一切可以燃烧的有机物质。森林可燃物是火灾传播的主要因素,它的性质、大小、分布和数量的配置等,对林火发生、发展均有明显影响。

森林可燃物分类

按种类可划分为:①死地被物:组成死地被物的种类很多,从它们在地表的分布状态又可分为地表上层:如枯枝落叶、枯草、掉落的果实等,保持原有状态,尚未分解,结构疏松、孔隙大,水分易流失和蒸发,含水量随大气湿度而变化,易干易燃;地表下层:枯枝落叶等处于半分解或分解状态,结构紧密,孔隙小,保水性强,不易着火,仅在长期干旱时,才能燃烧。②地衣:含水量随大气湿度而变,收水快,失水也快,易干燥,燃点低。附生在针叶树枝上的长松罗、节松罗等易引起树冠火。③苔藓:多生长在阴湿密林内,吸水性强,不易着火,仅在连续干旱时才能燃烧,如泥炭藓在极干旱的年代就可能发生地下火。④草本植物:多为1年生植物,分为易燃和不易燃两种。易燃的大多为阳性杂草,含纤维多,如禾本科、莎草科和菊科等植株高大密集,干枯后不易腐烂,非常易燃。不易燃的多生长在肥沃潮湿林内,植株矮小,叶多为肉质或薄膜状,含水量多,纤维少,如酢酱草科、虎耳草科等,枯死后易腐烂,不易干燥,不易燃。另外,如中国东北林区的早春植物水里花、五福花等在春防期正值生长季节,含水量多,不易燃。⑤灌木:多年生木本植物,体内含水量大,不易燃。有些阔叶灌木在冬季上部枝条干枯叶不落,如中国东北林区的胡枝子等也易燃,有些针叶灌木如兴安桧、西伯利亚桧和偃松等,含大量树脂和挥发性油类也均易燃。灌木丛状生长较单株生长易着火且不易扑救。⑥乔木:通常针叶树较阔叶树易燃,因针叶树含大量树脂和油类。在阔叶树中也有易燃和不易燃的,不易燃的如杨、柳等;易燃的如中国东北林区的桦树,树皮薄膜状,含油质多,南方林区的桉树含油质也多,均易燃。⑦森林杂乱物:包括风倒木、枯立木和采伐剩余物等,它们的组成、数量和含水量对火的强度影响很大。在中国北方针叶林内,每公顷杂乱物在20立方米以下为弱度;21~55立方米为中度;56~95立方米为强度。

按所处位置可划分为:①地下可燃物:枯枝落叶层以下,包括泥炭、腐殖质、树根等,燃烧速度慢,能量大,无火焰,持续时间长,不易扑灭,表现为地下火;②地表可燃物:枯枝落叶层到离地1.5米高,包括枯枝落叶、地衣、苔藓、杂草、倒木、伐根、幼苗、幼树等,燃烧快,有火焰,表现为地表火;③林中可燃物:离地1.5米以上,包括乔木、大灌木、枯立木、藤本攀援植物等,表现为树冠火。

按性质可划分为:①活的可燃物:包括草本、灌木和乔木等一切绿色植物,体内含水量多,不易燃,并能减弱火势或使火熄灭,但遇到高强度火也能燃烧。②死的可燃物:包括枯枝落叶、枯立木、腐朽木、倒木等,其性质与数量主要取决于活的可燃物组成、郁闭度和林龄等特性。例如郁闭度大,死地被物就多,否则就少。死的可燃物的大小与持水时间和燃烧性有很大关系,细小枝条一天就可干燥着火,大的倒木因很长时间才能干燥就不易着火。美国曾将直径大小不同的死可燃物分别干燥后测定其点燃时数,直径小于1/4英寸为1小时滞时可燃物,1/4~1英寸为10小时滞时可燃物,1~3英寸为100小时滞时可燃物,3~8英寸为1000小时滞时可燃物。

影响森林可燃物的主要因素

①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森林可燃物的种类不同,其燃烧性也不一样,枯草比木质材(包括枝条、大枝桠和侧木)易燃;苔藓、草本植物发热量较低,阔叶树次之,针叶树较高。相同的可燃物,数量不同,燃烧特点也不一样,特别是有效可燃物(指燃烧时,完全消耗掉的可燃物)数量多,火强度就大;相反则弱。②可燃物的结构:主要表现为可燃物的大小、形状和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同的地被物,结构疏松易燃,蔓延速度快,火强度大;而结构紧密,则不易燃烧,持续时间长,火强度弱。③可燃物的连续性与间断性:如果林地表面可燃物连续排列,火可连续不断地向前蔓延,否则有可能熄灭。另外,可燃物的垂直连续性,往往可由地表火上升为树冠火,一旦树冠间断分布,则由树冠火又下降为地表火。同样在地下有泥炭和腐殖质连续分布时,在干旱条件下,可以发生地下火。④可燃物的含水量:它能直接影响可燃物的着火和火强度。可燃物含水量除气象要素影响外,主要受立地条件的影响。一般在干燥立地条件下,可燃物易燃;在潮湿立地条件下,可燃物可燃;在水湿立地条件下,可燃物不燃或难燃。

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

为了便于预测预报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很多国家将可燃物划分为各种不同类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用地类、森林类型及其他因素划分可燃物类型,绘制火险图。苏联曾经按林型和地类划分可燃物类型并作为划分火险等级和绘制火险图,当作森林防火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北美把可燃物类型分布图视为林火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70年代,美国研制可燃物模型并作为建立全国林火预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有些国家已利用宇航照片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绘制可燃物类型图,作为林火管理的重要手段。中国80年代在东北地区开始按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划分可燃物类型,并运用宇航照片和计算机等研制可燃物类型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