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全球约74.5万人死于过劳,饮茶有预防作用吗?

发布时间: 2021-07-20 09:12:43    字体大小:

今年5月,世卫组织在《国际环境》期刊上发表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相比每周工作常规的35到40小时的人,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的人患中风的风险高出35%,死于心脏病的风险高出17%。

微信图片_20210720084820

世卫组织表示,这是该领域首个全球研究,结果发现,2016年有4.88亿人暴露在长时间工作的风险下。


过劳死一词虽然诞生于日本,但早已成为全球各地的普遍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开展的研究发现,2016年全球过劳者近5亿人,其中超74.5万人死于过劳引起的中风和心脏病。


无独有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在2021年“明州茶论”研讨会撰文《基于健康中国的茶业机会》中也提到过一组中国健康水平大数据:


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

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10秒左右就有人确诊为癌症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至少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近些年对健康中国的建设

茶与健康的现代研究也成为国际热点


茶与健康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

茶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成果也驱动了

全球茶的消费增长


茶为中国国饮,有益健康茶叶与健康,由来已久,公元7世纪起,茶叶就被认为是一种可以保健和预防人体疾病的“药”。也有许多传说宣传了茶叶的神奇药用功效,当时在欧洲,茶叶是在药房里买的,间接证明茶叶是“药用”的。

微信图片_20210720085601

微信图片_20210720085628


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历史悠久,从过去“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当到发达地区小康社会“琴棋书画诗酒茶”,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茶。同时,饮茶与健康的问题更多地被人们关注。

微信图片_20210720085650


当前科学研究结果如何

茶到底有哪些功效呢?

抗氧化

科学研究表明,2杯红茶的抗氧化能力相当于225毫升红葡萄酒、5个洋葱、6个苹果、12杯啤酒。不同茶类之间的理化成分不同,抗氧化活性略有差异,其中绿茶>乌龙茶>红茶。

微信图片_20210720085740


提高人体免疫力

  • 血液免疫,提高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

  • 肠道免疫,增加有益细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有害细菌数量。

微信图片_20210720085759


降压  降血脂  减肥  

预防心血管疾病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压力越来越大,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环境污染,雾霾严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饮茶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研究表明,饮茶量越大,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越低。

微信图片_20210720085816

每天饮用10杯以上的绿茶,比每天饮茶少于4杯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要低14%。每天服用500~600毫克儿茶素,连续12周,可降低体脂约15千克,相当于消耗能量43900千焦。换算到每一天,相当于平均每天消耗3660千焦的能量,大约相当于散步45分钟。


防龋齿

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茶保健的牙膏,它的原理是什么呢?蛀牙一般是这么形成的:人口中有大量细菌,牙齿细菌会分泌一种酶———葡聚糖,分泌乳酸,乳酸会腐蚀牙齿,从而形成蛀牙。高氟含量的牙膏会起到坚固牙齿的作用,但小孩子用的牙膏一般不能含氟(容易误吞食),就可以用茶保健牙膏。茶叶中的茶多酚,一方面能够杀死龋齿细菌,另一方面能够抑制葡萄糖转移酶的活性,使得龋齿细菌难以黏附在牙齿表面,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720085836


杀菌抗病毒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杀痢疾菌以及流感病毒的能力,同时还能杀死多种皮肤病真菌。


抗过敏


口服儿茶素(EGCG)可以抑制过敏症。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关于饮茶对过敏的影响,据日本山本万里2001年研究,樱花花粉过敏曾一度困扰日本,直至科学研究发现,饮茶能够有效减轻过敏症状的发生。茶叶中的儿茶素等成分可以抑制肥大细胞的活化,从而抑制组胺的释放,削弱免疫反应。

微信图片_20210720085915


预防神经退化性疾病

研究发现,饮茶可以有效缓解心理疲劳,特别是帮助中老年人抵御抑郁症。研究表明,每天喝4杯绿茶,可以使一般人患抑郁症的概率降低20%,而对中老年人来说,每天饮用4杯绿茶,比不喝茶的患抑郁症的概率要低44%

微信图片_20210720085934


抗癌

日本学者曾对8522人做过一个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每日饮茶10杯,癌症的发生时间平均可延迟3.2年,而女性饮茶的效果更为明显,癌症的发生时间平均可延长7.3年


如何科学健康饮茶呢?

饮茶三忌


过浓的茶不饮,临睡前不饮茶,进餐前不饮茶。


四季饮茶


春秋季:宜饮性平的花茶、发酵程度适中的乌龙茶或黄茶。

冬季:宜饮性温的红茶,或发酵程度较重的乌龙茶。

夏季:宜饮性凉的绿茶、白茶。


不同人群如何科学饮茶?


体虚者:红茶适当加糖和奶,增加能量又营养。

年轻人:绿茶。

妇女:花茶,疏肝解郁、理气调经。

肥胖者:黑茶、乌龙茶、沱茶,有助降脂减肥。

食肉多者:经发酵后的紧压茶,如砖茶、饼茶,有助于消化。

脑力劳动者:名优绿茶,保持精神饱满,增强思维能力。


六大茶类,健康属性各有所不同,建议交替喝。

微信截图_20210720090312


需要注意的是,饮茶可以预防和减轻许多人体疾病,可以作为调节剂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性,但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作用。



关于更多健康饮茶的相关知识及研究

可参阅近期由我社出版的

《茶与人类美好生活》

微信图片_20210720090008

6d5804ab35d44e2990afffe428937e3d

扫码购买纸质图书

宁波茶文化促进会 

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编辑部 组编   

竺济法 编  特约专家:穆祥桐

责编:姚佳

定价:78.00元


部分数据来自中国日报

责编:雷云钊 吴玥明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