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选择无极限

在长期选择过程中,由于新突变不断产生,造成了新的加性遗传方差,因而选择的遗传进展是无止境的。1982年希尔(W.G.Hill)在总结前人的几个长期选择试验的基础上,扩展了罗伯森(A.Robertson)的选择极限理论,提出了选择无极限理论。

在长期选择过程中,由于新突变不断产生,造成了新的加性遗传方差,因而选择的遗传进展是无止境的。1982年希尔(W.G.Hill)在总结前人的几个长期选择试验的基础上,扩展了罗伯森(A.Robertson)的选择极限理论,提出了选择无极限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定是:①在整个选择试验中,有效群体的大小及育种结构保持不变;②选择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突变之间不存在连锁和互作,也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③突变率为一常数而且很低,以至于在任何一个位点上多于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的同时分离可以忽略不计;④突变方差为一常数,而且它的大小不受群体大小的影响;⑤所有突变基因的效应均服从于同一对称分布。在这些假定下,希尔得出了动态平衡群体中估计选择反应的预测方程(1982)。在加性基因的模型中,设突变基因的效应是以零为中心的对称分布,则估计选择反应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R=2NeiVmp

式中 R为选择反应;Ne为有效群体大小;i为选择强度;Vm为突变方差;σp为表型标准差

可以看出,上式中2NeVm即为加性遗传方差。因此,在一个遗传平衡群体中,其加性遗传方差取决于有效群体的大小而与选择强度无关。1988年林奇(M.Lynch)提出了“突变方差”和“突变遗传力”概念。某个数量性状的突变遗传力是一个很小的常数约在(0.05~1)×10-4。但由于长期选择中突变的逐代积累,由突变所产生的遗传力方差也会逐渐变大,直到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一旦群体达到平衡,在以后的世代中其选择反应就会以一个相对固定的比率持续增长,从而选择并无极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