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浓缩鱼蛋白

鱼肉经脱水脱脂干燥而得的制品。又称食用鱼粉。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美国、加拿大、瑞典、挪威等国对浓缩鱼蛋白的生产工艺、营养价值、毒理、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使制品无腥味,提出了各种脱脂方法,制成了几乎无色无臭的制品。但仍然存在不溶于水、质量不稳定和成本高等问题

鱼肉经脱水脱脂干燥而得的制品。又称食用鱼粉。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美国、加拿大、瑞典、挪威等国对浓缩鱼蛋白的生产工艺、营养价值、毒理、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使制品无腥味,提出了各种脱脂方法,制成了几乎无色无臭的制品。但仍然存在不溶于水、质量不稳定和成本高等问题,影响推广。

种类和规格 一些国家用各种原料鱼试制的浓缩鱼蛋白有多种,为了使产品规格化,196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浓缩鱼蛋白分为A、B、C三种类型。A型用溶剂脱脂制成,基本上是无味、无腥、无色粉末。按10%比例掺加到其他食品中时,食品的原味不变。B型加到其他食品中时,食品稍带腥味。C型有明显的鱼腥味。B型浓缩鱼蛋白有小批量生产销往非洲。中国曾进行过A型的生产。此外,还有属于亲水性浓缩鱼蛋白制品,如功能浓缩鱼蛋白(FFP)、结构浓缩鱼蛋白(MTFP)等。(见表)

FAO规定的浓缩鱼蛋白规格

制法 A型浓缩鱼蛋白最初是用全鱼为原料。因稍有苦味和鱼臭味,后改用去头、去内脏的胴体作原料。现则先用碱使骨、肉分离后,用肉作原料。脱脂的方法很多,用具有亲水性的或与水能形成共沸物的有机溶剂脱脂。较多用的是异丙醇,其他如乙醇、丙酮、甲醇、二氯乙烷等,分三个阶段进行逆流抽提。第一阶段在20~30℃抽提,第二、第三阶段在70℃用相同的溶剂抽提,同时进行脱水、脱脂,过滤收集固形物,在旋转式真空干燥机中90℃温度下干燥,粉碎而成制品(见图)。

浓缩鱼蛋白生产流程示意图

用途 浓缩鱼蛋白的类型制法不同,营养价值也不同。如A型浓缩鱼蛋白,用去骨原料,其蛋白质含量可高达95%以上,未去骨的矿物质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氨基酸评分模式中的含量,赖氨酸与蛋氨酸的有效率在90%以上,有的高达96%~98%;蛋白质消化率在90%以上;是一种具有优良营养价值的制品,特别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益处。主要用作食品的蛋白质强化剂,以提高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作为代乳品可代替牛乳中的酪蛋白,添加在面包或饼干中可制成蛋白质强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