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冷害

冰点以上的较低温度对蔬菜产品所引起的一种采后生理病害。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蔬菜对低温比较敏感,易发生冷害。冷害又会严重削弱产品原有的抗病性而导致病原菌的次生侵染,加重腐烂损失。冷害常见于果菜,如番茄、茄子、甜椒、黄瓜、南瓜、西瓜、甜瓜、菜豆、莱豆、黄秋葵、甜玉米等;一些根类和地下茎类蔬菜也有发生,如甘薯、芋、木薯、姜等。温带气候下生长的叶菜一般不发生冷害。

冰点以上的较低温度对蔬菜产品所引起的一种采后生理病害。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蔬菜对低温比较敏感,易发生冷害。冷害又会严重削弱产品原有的抗病性而导致病原菌的次生侵染,加重腐烂损失。

冷害常见于果菜,如番茄、茄子、甜椒、黄瓜、南瓜、西瓜、甜瓜、菜豆、莱豆、黄秋葵、甜玉米等;一些根类和地下茎类蔬菜也有发生,如甘薯、芋、木薯、姜等。

温带气候下生长的叶菜一般不发生冷害。蔬菜冷害的临界温度因种类品种及成熟度不同而异,约在5~13℃之间,有的更高。

冷害的发生取决于作物对低温的敏感性、环境低温的程度和延续时间三个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作物对低温的敏感性与其细胞内脂质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有关,脂肪酸饱和程度高,遇低温易凝固,引起膜脂质由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的相变,致使膜透性增强,进而导致多方面的生理失调,如呼吸和能量代谢异常,离子平衡被破坏,有毒物质等积累;脂质凝固也使细胞质粘度增大,因而原生质环流变慢甚或停止,造成各种细胞器的缺氧、缺能。冷害低温还会提高膜结合酶的活化能,并减少三磷酸腺甙(ATP),造成细胞能量短缺。在冷害临界温度以下,环境温度越低,延续时间越长,产品受害越重;若温度不很低,时间又较短,产品转入常温后可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而不表现冷害症状;如果温度虽不很低,但时间延长,或时间虽较短而温度很低,产品都将受到不可逆转的生理伤害。冷害还可以积累。如产品在采前受到5天的冷害温度影响,采后又经历5天冷害温度,其表现的受害程度约与连续10天的相仿。

冷害的症状因作物而不同,最常见的是水浸状或凹陷斑点,可发展连接成片块;有些作物呈现局部组织坏死,变褐至黑色;青熟果实不能正常完熟。遭受冷害的产品转入常温后,症状急速发展。冷害临界温度以下的温度可分为高、中、低三档,贮藏在高档温度下的产品,生理伤害轻,所以症状也轻;低档温度下生理伤害最重,但症状因温度很低而表现慢甚至受到抑制,所以看起来也较轻,但转入常温后就会发生爆发性的变化;中档温度介于两种情况之间,所以在贮藏中就显得较其他两个温度档次的症状严重。

为减轻冷害的损失,应避免冷害温度。如采前已受到冷害温度的影响,采后宜短时间放在较温暖处,或用缓慢降温的措施,可以不出现冷害症状。贮运中遇到冷害温度,用变温或间歇加温处理也可延缓冷害症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