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害虫雌蛾羽化后(处女蛾),会分泌性外激素又称性信息素,可以产生较强的信息作用,吸引雄蛾前来交配。性外激素具有种的专化性,即只能引诱同种异性。现在依据性外激素的化学结构式能够人工合成,并加工制成商品化的“性引诱剂”(吸附于橡皮头中),挂放田间,可持续有效达半月至一个月。最初,由于价格贵,购买难,持效短,主要用于害虫预测预报工作,现在由于已能大批量生产,成本降低,并且是长效产品,因此,如在田间连片使用(联防联治)可以作为一种治虫手段,利用诱杀盆将田间雄蛾大量消灭,使雌蛾因得不到交配机会,产下未受精卵而不能孵化出害虫,简易方便,省工省药,防患于未然。现在研制成功的商品有小菜蛾性引诱剂、棉铃虫性引诱剂、烟青虫性引诱剂等(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