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如何应对獭兔市场的变化?

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獭兔养殖解疑300问

问题回答

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獭兔养殖解疑300问

面对多变的形势,獭兔养殖者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复杂的市场?笔者认为,提高质量,适度规模,灵活经营,依靠科技进步,狠抓内部挖潜,主动应对市场,变被动为主动。具体来说:

(1)提高质量

纵观近年兔皮市场行情,好兔皮总是在高价位运行,而且非常抢手。所谓市场疲软、价格下滑,主要指那些质量较差的皮张。因此,提高獭兔质量,科学饲养管理是根本。只要皮张质量上去了,销路不愁,价格可观,市场永远是广阔的。

(2)适度规模

第一,要根据自身条件(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地理位置和市场条件等),确定适宜规模,进行科学的资源配置,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第二,根据市场行情,适度调整饲养规模。当市场行情下滑时,进行群体调整,压缩规模,提高群体质量;当市场行情出现由低向高的转机时,适度扩大养殖规模,争取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对市场行情要有科学的预判,不能被眼前现象所迷惑。有些人追着市场走,即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开始上马,当形成规模之后可以产生产品的时候往往赶上市场下滑。面对不利的市场,经济效益低下甚至入不敷出的时候,不能咬牙坚持,立即下马。这样,追着市场走,永远处于被动局面。

(3)灵活经营

笔者介绍这样一个养殖场,饲养基础母兔300只。饲养者的出发点是兴建一个种兔场。但是,市场的变化使他的计划不能落实。后来采取灵活经营策略:在兔群中选出25%~30%的优质家兔作为种兔出售,价格灵活,以质论价,70%~75%作为商品兔销售;商品兔价格合适时,就出售活兔。实验用兔合适就出售实验用兔;出售活兔不划算时就取皮,皮和肉分别销售;生皮合适就出售生皮,出售生皮不合适就将生皮鞣制,待机出售熟皮;出售生肉合适就直接将兔肉销售,后来发现进行兔肉加工利润更大。他学会了“兔肉火锅”的制作技术,开了一个小型的兔肉火锅店,每天销售100多只兔肉,每只较直接销售兔肉多获利10~15元。这样,他自己屠宰的兔子不够用,还购买别人的兔子,生意越做越红火,其效益连年增长。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一个“用脑子经营,靠勤劳致富”的道理。

(4)依靠科技进步,狠抓内部挖潜

养兔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提高獭兔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品种的优种化、饲料的全价化、笼具的实用化、管理的科学化、繁殖的规范化、防疫的程序化等方面下工夫。通过以上几点,狠抓内部挖潜,提高繁殖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长率,提高产品的优质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益。

(5)主动适应市场,变被动为主动

獭兔繁殖率高,数量增长迅速,而獭兔皮在国内市场的消耗量有限,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依赖于出口,兔皮市场受出口贸易量的影响较大,出口稍有不畅,需求减少后,兔皮售价立即降低。因此,专家建议,要想规避獭兔养殖风险,提高效益,就必须紧跟市场转,在价格低谷时加大投入,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在价格高峰时缩小养殖规模。另外,还要科学饲养,保证兔皮质量。獭兔皮热销及价格上升的根本原因约束獭兔皮价格的有三大因素:市场需求、市场开发和养殖数量,这三大因素在最近两年中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需求和市场开发有较大的变化,獭兔服装、獭兔皮毛领的开发在市场上占了很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