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何意义?

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马铃薯生产技术百问百答

问题回答

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马铃薯生产技术百问百答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日趋重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马铃薯可以有效利用土地,缓解我国耕地紧张现状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3亿公顷23063,人均耕地0.11公顷,仅相当世界人均耕地0.25公顷的43%,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增加粮食产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由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已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增产的潜力很小,三大主要作物的面积难以增加。而马铃薯无论从提高单产或扩大种植面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南方马铃薯冬作区利用水稻休闲田种植马铃薯,充分利用当地的光能、地力,获得较高的产量,如种植早熟品种出苗后60~70天收获,每公顷产量37.5~45吨,按5千克马铃薯折1千克粮,可产7500~9000千克粮,而且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可与玉米、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

(2)马铃薯水分利用率高,缓解水资源对作物生长的限制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中国现有耕地中的60%以上为旱地,在水分受限的条件下,各种粮食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均不及马铃薯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春小麦、春谷子、荞麦和莜麦等都是主要粮食作物,其中以马铃薯耐旱性最强,对水分有较高的利用率,光合生产率最高。研究表明,如果以丰水年的产量为100%,各种作物在干旱年份的产量分别为谷子55%,荞麦57%,春小麦58%,扁豆63%,豌豆65%,马铃薯76%。因此,马铃薯在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干旱地区为主要作物,种植广泛,并成为西北部开发的主导产业,在这些地区其他任何作物的产量、产值、效益都不及马铃薯。

(3)发展马铃薯,致富农村,加速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马铃薯关系着中国最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最贫困的省份,10个主要省份的马铃薯播种面积为5.69亿亩,占全国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82.5%。而这10个省份有371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592个贫困县总数的62.7%。在西北地区和西南山区,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是解决农民温饱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其他地区,马铃薯对农民的脱贫致富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东北的南部、华北和华东地区,马铃薯作为早春粮菜作物,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提高了复种指数及产值,已成为农村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在华东南部和华南大部,利用水稻冬闲田种植马铃薯,提高了土地、光热资源的利用率,鲜薯出口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