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土壤侵蚀区划

根据土壤侵蚀营力、类型、强度及其自然和社经影响因素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似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域划分。又称土壤侵蚀分区。它不仅反映土壤侵蚀区域分异规律,同时为拟定分区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也是自然区划的基础,并直接为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和资源开发服务。

根据土壤侵蚀营力、类型、强度及其自然和社经影响因素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似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域划分。又称土壤侵蚀分区。它不仅反映土壤侵蚀区域分异规律,同时为拟定分区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也是自然区划的基础,并直接为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和资源开发服务。

历史沿革

中国于1954年因编制黄河规划中水土保持部分的需要,以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程度为主要因素,拟定了黄河中游土壤侵蚀10个分区:①高地草原区;②土石山区;③石质山岭林区;④黄土丘陵林区;⑤冲积平原区;⑥干燥草原区;⑦风沙区;⑧黄土阶地区;⑨黄土高原沟壑区;⑩黄土丘陵沟壑区(又分为5个副区)。1955年黄秉维编制了“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区域图”按3级分区划分为类、区、副区。由于该分类原则突出了重点且又简明,得到较广泛承认,沿用至今。1958年朱显谟专门论述了黄河中游的土壤侵蚀区划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分区原则。根据研究范围和尺度,提出了5级分区制:地带、区带、复区、区和分区,初步建立了土壤侵蚀分区原则和系统,为以后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土壤侵蚀区划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1982年在《中国水土保持概论》一书中,按2级分区编制“中国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图”,以自然界某一侵蚀外营力在一较大区域里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将全国区分为3大类型区,即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1984年中国水利部以该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图为基础,正式颁布了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并颁布了不同侵蚀类型侵蚀强度的分级指标。1989年朱显谟编制的1/1200万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及分区图,其中1级分区以土壤侵蚀营力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划分为3大侵蚀区:东部流水侵蚀区、西北风力侵蚀区及青藏高原冻融及冰水侵蚀区;在侵蚀区以下共划分18个2级区,其中流水侵蚀为8个区,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各划分5个区。

研究进展

随着大量观测资料的积累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土壤侵蚀区划工作有了新的进展。1986~1990年期间,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考察,编制了专项的土壤侵蚀类型、侵蚀方式、侵蚀强度及重力侵蚀区域特征图件。在这些图件的基础上,综合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侵蚀和治理两方面的区域特征,编制了土壤侵蚀分区图(1/100万)。分区图采用2级分区:即侵蚀地区、侵蚀区。以侵蚀营力和生物气候特征的区间差异性和区内的相似性,作为划分1级分区的依据,再分3个地区:①风力为主的荒漠草原带风蚀地区;②兼风力、水力侵蚀的草原带风蚀水蚀地区;③以水力侵蚀为主的森林和森林草原带水蚀地区。以地区内所呈现土壤侵蚀相对强弱的区域差异,作为划分2级区的指标。水蚀风蚀强度的指标,参用了水利部颁布的分级指标,并结合分析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因素综合影响基础上,突出对侵蚀强度起主导作用的地貌类型,用作划分侵蚀区的主要指标,共划分了25个2级区。在有些侵蚀区范围内,由于侵蚀类型的组合有较大的差异,影响到防治措施的布局,则又划分为亚区(3级区)。例如在风蚀水蚀地区划分的2级区之一的陕北黄土丘陵中度风蚀极强度水蚀区,因侵蚀类型呈多种组合,又划分两个3级区,即绥米农地面蚀及沟蚀亚区和白于山面蚀沟蚀及重力侵蚀亚区。以侵蚀强度为主要指标划分侵蚀区,可揭示一定地区内治理要求的区间差异,为确定治理重点和合理布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1950年以来,黄河流域布设的数百个水文站,为确定土壤侵蚀强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河流输沙模数观测资料;同时提高了侵蚀分区的科学性,减少了主观性和经验性带来的误差。1992年陈永宗以河流输沙模数为基础,编制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图,明确了土壤侵蚀的强烈地区和治理重点区。英国陆地水文学家沃林(D.E.Walling)利用世界各地河流输沙量的资料,划分为6个侵蚀强度等级(50、100、250、500、750、1000吨/平方公里·年,编制了全球悬移质产沙量示意图,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全球水力侵蚀的区域特征。遥感、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侵蚀区划图的编制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90年代以来,除少数全国性超小比例尺图继续采用常规手段和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缩编、汇编成图外,大部分分区图多采用遥感方法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