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土地资源

可供开发利用的不同数量和质量的各种土地类型的总称。土地拥有光热、水、气及各类生物等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要素,有人类所附加的各类建筑物,其内部还有工业生产必须的矿产资源。因此,土地资源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而且又是各类资源的载体。按土地负载各类资源的更新性看,有的属于可更新的,有的是难更新的,有的是不可更新的。

可供开发利用的不同数量和质量的各种土地类型的总称。土地拥有光热、水、气及各类生物等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要素,有人类所附加的各类建筑物,其内部还有工业生产必须的矿产资源。因此,土地资源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而且又是各类资源的载体。按土地负载各类资源的更新性看,有的属于可更新的,有的是难更新的,有的是不可更新的。矿产资源是不可更新的资源,生长在土地上的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土中动物、微生物生物体,可以不断地繁衍与死亡,是可更新资源。地表径流水、浅层地下水土壤水可以与大气圈、水圈不断循环交换。土壤中的腐殖质由于微生物作用可以不断的合成和分解。土壤中的化学元素随着土壤水分运转、循环而产生积聚或淋洗,以上这些成分及其参与过程(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过程)都处于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中,它具有再生、循环和恢复的能力。因此,从农业生产角度,土地属可更新资源范畴。但是应该指出,水、土壤及生物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超出其可塑范围,就表现为不稳定性,甚至发生不可逆过程。如土壤侵蚀、岩石裸露时就难恢复原貌,最后导致土地资源退化。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①土地具有生产力,也叫做生物生产力,即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持续生产出人类需要的植物、动物产品的能力。土地生产力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后者是施加人工或人工控制下的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力的高低主要表现为质和量两个方面,即能生产什么,能生产多少,土地生产力高低取决于土地资源本身的性质及人类生产技术水平。土地性质的不同,提供的光、热、水、空气和营养元素等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与物质也不同。土地适应于不同的植物及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表现为土地对不同植物、动物的适宜性;相反,由于土地中某种因素的不足或过多而引起不宜于某些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则表现了土地对某些植物和动物的限制性。当然,有些土地经过一定的人为改良后可以消除其限制性,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都是土地资源的特性,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土地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人们利用土地的能力和土地生产能力都是有限的;然而,土地生产能力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利用土地能力的不断发展而提高的,生产实践表明,土地生产力可以通过集约性经营而不断提高,也由于掠夺性经营而不断衰竭;这是土地资源的两面性,也是它的特性。②土地具有固定的空间位置,每块土地都占据着特定的三维空间位置和特殊的外表形态。由于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地球本身的运动、地质构造过程、海陆分布等,使陆地上的土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严格的区域性。受水热条件支配的自然地带和垂直带以及局部地形、地质条件干扰使自然地带遭到中断、消失、延伸、变性而表现出的“非地带性”规律,也是土地分布的特征和规律。应该注意到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如果不考虑漫长的地质过程、土地面积不会显著增加或显著减少。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告诉人们要十分珍惜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土地对人类生存来说,它是最基础、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而且还应把土地看作一切财富的基础,它是发展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基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因此,土地对人类是极其重要的。

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根据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土地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保护原则和节约原则。①因地制宜。既是土地利用也是农业生产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是由于土地及农业生产条件的严格区域性所决定的。因地制宜地安排各项农业生产,才能发挥土地优势,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②保护原则。利用土地与保护土地相结合,要求在保护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土地,采取集约性的而不是掠夺性的利用土地,要求按土地承载能力确定其利用程度,使土地能够不断更新、恢复、永续利用。保护土地不是消极的保护,应与培育、改造相结合、改造那些不利的有害因素,使之转变为有利的或无害的因素,培育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③节约用地。基于土地面积的限制,尤其中国这样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度,人地矛盾长期存在,要求我们十分珍惜土地,发展以节地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化农业,并依靠科学技术和物质的投入,无限地挖掘土地生产潜力。

中国及世界土地资源面积统计列于下表:

世界土地资源面积(万公顷)(据FAO粮农组织生产年鉴,1986。*为FAO估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