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水土保持效益

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水土保持效益的核心,例如通过水土保持所取得粮食、经济作物、林果及畜产品等直接经济收入;水土保持耕作法带来增产的直接经济收入;梯田、坝地等工程措施,带来增产2~5倍的增产收入。

为防止水土流失而采取各项治理措施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的评估和计算分析。

内容与特点

水土保持措施因其涉及多种部门,按门类可分为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按措施生效的时间可分为长期效益和近期效益;按效益体现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按效益的性质可分为经济效益、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①长期效益和近期效益。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如水平沟种植、沟垄种植、免耕、覆盖等,能在当年即能发挥蓄水保土和增产的作用,即为近期效益。坝库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和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均须经历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尤其是防护林的经济效益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故表现为长期效益。②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以水土保持林为例,随林分高度的增长,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可用货币计算;另一方面水土保持林发挥了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止或减少土壤侵蚀、削减洪峰、防止风暴、改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间接效益,也是直接效益的延伸。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水土保持效益的核心,例如通过水土保持所取得粮食、经济作物、林果及畜产品等直接经济收入;水土保持耕作法带来增产的直接经济收入;梯田、坝地等工程措施,带来增产2~5倍的增产收入。生态效益主要指减少径流和侵蚀产沙的效益;减少河流、湖泊泥沙淤积的效益;因梯田、坝地增产效益促进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的效益;造林种草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带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抗冲抗蚀性的效益等。社会效益,如减少干旱洪涝灾害,保障交通和航运,保证工矿、城镇建设的顺利进展,减轻水库淤积和延长水库的寿命,改善生态环境并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增加人均收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效益等。集合各个单项措施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综合分析,即为综合效益。以分析总结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效益,可作为小流域治理验收的指标。

效益分析和评价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分析为主体,进行投入与产出定量分析以确定分析指标。①经济效益分析: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计算方法。水保资金由过去单一领取国家无偿资助向有偿或低息贷款等渠道发展,采用动态分析为主。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主要有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和年农产品增长量等。农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单位农业用地产值等,也能说明直接经济收入的指标,其计算式如下:

水土保持效益

式中,i=1、2、3、4、5即农、林、牧、副、渔

水土保持效益

单位农业用地产值=农业总产值/耕地面积

②生态效益分析:以反映水土保持措施和资源环境之间效益的统计指标。诸如减少泥沙效率,各措施累计减少土壤侵蚀量占流域多年累计土壤侵蚀总量的百分比;蓄水效率,各措施多年累计拦蓄径流量占流域多年累计径流总量的百分比;削减洪峰效率,各治理措施多年累计拦蓄径流量与流域多年累计洪峰总流量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治理度,各项措施已治理面积占应治理面积的百分比等。③社会效益分析:单项措施和综合措施实施后给全社会生态、经济、文明带来的宏观综合效益。诸如抗灾率,年均灾害发生频率占多年灾害发生频率的百分比,系统抗逆力,灾年系统产值占治理前多年平均灾年系统产值的百分比;主要农产品商品率,年均农产品商品量占治理前年农产品商品总量的百分比;教育普及率,治理前后大、中、小学人数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基本建设发展率,治理前后公路、铁路、桥梁、工矿建设增长值的百分比及人畜饮用水水量和水质改善的比较统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