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旨在就地拦蓄降水,防止水土流失,并保证农业增产稳产而采用改变小地形,或增加地面覆盖的耕作、轮作、栽培和改土培肥等的技术措施。其特点在于把保持水土和提高农业生产作为统一体来考虑。按其保持水土和增产的作用,基本上分两大类。第一类以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例如等高耕作、圳田、区田、坑田、垄作区田、沟垄种植、水平沟种植、丰产沟等。

旨在就地拦蓄降水,防止水土流失,并保证农业增产稳产而采用改变小地形,或增加地面覆盖的耕作、轮作、栽培和改土培肥等的技术措施。其特点在于把保持水土和提高农业生产作为统一体来考虑。按其保持水土和增产的作用,基本上分两大类。第一类以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例如等高耕作、圳田、区田、坑田、垄作区田、沟垄种植、水平沟种植、丰产沟等。第二类以增加地面覆盖度和增强土壤抗冲抗蚀性为目的的措施,例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高带状间作、草田轮作、少耕或免耕及残茬覆盖等。两类措施,在国内、外均有采用。但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中有些措施得到了发展,有些措施逐步被更替。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水土流失区多为漫岗缓坡丘陵,耕地坡度缓而坡较长,采用上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优于修建水平梯田。20世纪中叶以来,为适合大机械的联合收割和耕作,少耕或免耕法及作物残茬就地覆盖法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逐步代替了横坡等高耕种和垄作区田等费力费时的耕作法。

中国水土流失多发生在丘陵山区,耕地坡度多在15°以上,地形复杂,机械化耕种难度大。并鉴于水土流失区的土壤已遭严重退化,肥力瘠薄,产量低下,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应采用增施肥料、改土培肥、改良品种、地膜覆盖等一系列栽培管理的新技术、新措施,以求取得保持水土和提高产量的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