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水土保持草牧业措施

放牧、适时适度放牧或轮封轮牧的措施。合理放牧是水土保持草牧业措施的重要环节。据德国资料,适度放牧与封闭相比,产量可提高20%~43%;先刈草再放牧比先放牧再刈草,生产力提高20%~40%,短期集中放牧比长期分散放牧产量高。美国科罗拉多东部矮草草原的12年试验结果,在牧草生长季节实行重牧,牧草利用率达60%时,草、畜产量下降;当利用率为40%时,草、畜经济效益最高。因此国外多采用围栏,划区轮牧。

在遭受水蚀风蚀的草原和丘陵地区,恢复或重建草场,增加地面覆盖,并以提高草地生产力与合理发展畜牧业相结合为目的的水土保持措施。它包括天然草地封育、天然草地改良、建造人工草地和划区轮牧。

天然草地封育

在已退化草地进行封育,停止放牧和其他破坏草地的活动,令其自然恢复。草地恢复的程度与速度,因退化的程度和原有建群和优势牧草的保留情况而异。尚保存优良建群种的草地,封育1~2年后,产草量可成倍增加,例如草原草场产草量可提高0.85~1.77倍,盖度增大25%~40%;在半荒漠区产草量可提高0.54~1.38倍,盖度提高15%左右。在半干旱地区杏子河流域封育4年的针茅—茭蒿草原,盖度由35%提高到70%~80%,有些地段的灌木(狼牙刺和酸枣)也得到恢复。封育6~7年的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草原,盖度由35%提高到80%,而且植株高大茂密;已基本消失的灌木层,其盖度增加到35%;每公顷产鲜草由900~1800千克提高到3000~4800千克。盖度为35%的草地土壤流失量较盖度15%的草地减少74%;盖度达75%的草地,基本上不发生侵蚀。当草地经封育恢复正常后,可开放合理利用。

天然草地改良

对严重退化的草地,采取补播、耕翻、灌溉、施肥等人工辅助办法,进行改良。根据草地已退化的草种和植物种间关系,选择适宜的野生或人工牧草补播。一般退化草场豆科牧草比例偏低,可选择当地生长优势的豆科植物。补播的时间最好选在雨季来临之前,如果采用肥料拌种,效果更好。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地区经补播改良的草地,产草量可提高2~3倍。飞机播种牧草是改良大片退化、沙化草场的快速有效途径。1975~1979年,首次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吴旗县,飞播豆科牧草沙打旺取得成功。1979~1989年在中国北方退化草原区和土地沙化地区及南方草山共26个省(区)飞播牧草20余种,共计1862万亩。其中新疆戈壁荒漠飞播伏地肤成功;在年降水量150~200毫米的腾格里沙漠飞播拐枣成功;在青海海拔为3000米的高寒区飞播沙打旺成功。飞机播种应掌握好几个环节,即飞播设计,适宜播种量和播种时间,养护管理。无论人工播种或飞机播种,选择适宜草种是关键。例如沙打旺为天然更新能力强、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的草种,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补播的成功率都比较高;有些地区可采用草、灌混播。以浅耕翻、松土、灌溉、施肥等方式改良退化天然草地,能取得明显的效益,产草量成倍增长。但在实施中需考虑具体情况,例如浅耕翻改良适用于草甸草原;松土改良适用于干草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施肥需与灌水协同进行。

建立人工草地

在耕翻地,人工播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牧草而建立的草地。人工草地的产草量较天然草地提高数倍到数十倍。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重视建立人工草地。天然草地较少的国家,如法、英、新西兰、荷兰等,人工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32%~80%,德国全部为人工草地。拥有天然草地较多的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人工草地面积达6.8%~28%。中国人工草地仅占草地总面积的1.4%左右。在澳大利亚的天然草地每50英亩养一头牛;用豆科牧草改良的半人工草地每50英亩可养6头牛;而播种豆科牧草的人工草地可养25头牛。中国黄土高原的天然草地每公顷养1只羊,人工草地每公顷养10只羊。因此,在以牧为主的地区,应大力建立人工草地。在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农牧区,实行草粮轮作或草粮带状间作,能把牧草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植被覆盖、防止水蚀风蚀以及发展畜牧业等有机结合起来。例如甘肃庆阳试验站在耕地上实行草粮轮作后,农牧业互相促进,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了17%,但三年粮食总产提高了40%;畜牧业产值由15.9%上升到56.8%;每公顷地纯收入增加了1.4倍。

最优良的牧草应为饲料营养价值高,并有保持水土和改土的明显效益,但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优势的牧草予以适宜配合。例如澳大利亚的窄叶羽扇豆每公顷固氮300公斤,中国的苜蓿为种植最广的传统优良牧草,每千克固氮100~250千克,另一种沙打旺牧草的固氮能力和饲料营养价值均低于苜蓿,但抗逆性强,生长迅速,可作为解决燃料、饲料、肥料俱缺的先锋草种。在黄土高原二年生沙打旺的覆盖率可达70%以上,控制土壤流失95%以上。中国已选出一批优良的牧草。适宜在黄土高原和北方地区的草种有苜蓿、草木犀、红豆草、小冠花、沙打旺、黄花菜、毛叶苕子、野豌豆、箭筈豌豆、无芒草、宾草、鹅观草等,适宜在沙区种植的草种有沙蒿、沙打旺、油沙草、芨芨草等。适宜在南方丘陵山地的有苕子、胡枝子、蝴蝶豆、四棱豆、龙须草、葛藤等。草木犀的适应能力最强,在北方、南方及沙区都能生长。此外,1980年以来,在亚、非、拉热带和亚热带国家试验和推广的香根草(Vetiver grass),在中国的江西、福建等红壤区也有栽种成功。它可作肥料,其鲜嫩叶可作饲料。人工种草结合灌溉、施肥、松土等栽培管理措施,产草量增长数倍至十余倍,经济效益显著。人工草地主要以割草舍饲为主兼适当放牧利用。随着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牧草的发展,畜牧业相应有了扩展。一些农户由饲养一般役用的和自行消费的家畜发展到饲养奶牛,菜牛、肉兔、长毛兔、绵羊、奶山羊等,促进了畜牧业的商品化生产,种草措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划区轮牧

根据家畜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草地的面积和产草量,将草地划分若干区,实行轮流放牧、适时适度放牧或轮封轮牧的措施。合理放牧是水土保持草牧业措施的重要环节。据德国资料,适度放牧与封闭相比,产量可提高20%~43%;先刈草再放牧比先放牧再刈草,生产力提高20%~40%,短期集中放牧比长期分散放牧产量高。美国科罗拉多东部矮草草原的12年试验结果,在牧草生长季节实行重牧,牧草利用率达60%时,草、畜产量下降;当利用率为40%时,草、畜经济效益最高。因此国外多采用围栏,划区轮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