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植物病害防治策略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规律的特点和防治实施的能力,因时因地制宜的防治对策和谋略。病害防治服务于植物栽培,要求以最经济易行的方法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不同病害,或同一病害在不同条件下,流行规律有别,防治难易不等,防治条件和能力也有所不同。因而设计具体的防治目标和方法时,既要满足需要,又要符合客观可能性,抓准病害发展的薄弱环节,发挥主观有利条件,因情况制宜。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规律的特点和防治实施的能力,因时因地制宜的防治对策和谋略。病害防治服务于植物栽培,要求以最经济易行的方法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不同病害,或同一病害在不同条件下,流行规律有别,防治难易不等,防治条件和能力也有所不同。因而设计具体的防治目标和方法时,既要满足需要,又要符合客观可能性,抓准病害发展的薄弱环节,发挥主观有利条件,因情况制宜。从植病流行学看防治策略,主要依据病害的流行学类别、流行规律的特点、流行主导因素、现有防治技术的效能和成本、防治上的经济社会约束条件等。

迎战与回避

病害防治通常被理解为正面迎战,设法控制病害的流行和为害。如果某种病害经常流行而且靠现有防治技术很难控制,或虽能防治而成本过高、得不偿失,在生产经营作物布局等允许下,采取回避策略,在易流行地区或地块不再种植该种作物。美国玉米带农民因小麦赤霉病害难防而不种小麦;大城市近郊老菜区如病害年年严重,防治负担极重,则可以放弃老菜田另辟新菜区。

流行结构和防治策略

病害流行的指数方程X=X0·ert(见病害流行时间动态)体现了一种简要的流行结构,即流行程度是初始菌量X0、流行速度r和流行时期长短t三者的函数。不同病害或同一病害在不同条件下,三者作用的相对大小不同,如再侵染频繁的病害(见单年流行病害)X0值一般很小,主要靠r值或r和t值高而引致流行;没有再侵染再侵染作用不大的病害则r值很低,主要靠X。初始菌量大而引致流行(见积年流行病害)。各种防治措施的作用也不外乎:减少初始菌量X。,降低流行速度r,或缩短流行时期t,或兼而有之。因而可针对病害的流行学类型或流行规律特点分别采取三种基本防治策略,即X。策略、r策略和t策略(见下表)。

病害的流行学特点和防治策略

同一病害有多种对策时,根据各对策的效果、成本、实施难易和预期效益进行决策,以求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有些病害用上述控制单一流行组分的基本策略难以奏效,则须采用复合策略,即X0-r策略、X。-t策略、r-t策略或X。-r-t策略。以上所述只是拟定防治策略的定性分析,为能通过定量分析作出更可靠的决策,还须借助防治策略的量化模型,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流行主导因素和防治策略

通过流行因素分析找出病害流行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如果是可控因素,如品种、栽培等人为因素,成为防治的主攻点;如果是不可控因素,如气候条件等,须分析其它流行要素、选出既对流行影响很大又较易人为控制的因素作为主攻点。许多病害的逐年流行主导因素表面上看都是气候因素,但作为流行三要素之一,感病寄主的大量存在是流行的内在基础,防治仍须从提高寄主抗病性着手。从抗病性看,病害可分为寄主主导的和环境主导的两大类,前者如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等专性寄生菌所致病害,寄主植物品种间对病原物抗病性分化明显,感抗悬殊,环境条件对抗病性的影响相对居于次位,遗传的抗病性居主导地位,因此防治上以抗病品种为主。后一类如苹果树腐烂病、水稻纹枯病等,寄主遗传的抗病性分化不大,栽培和环境条件对植株抗病性的影响居主导地位,因之防治上以栽培防治为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许多土壤真菌引致的土传病害也属于后一类,须从栽培防治和生物防治着手。此外,还有一些病害,寄主普遍感病,关键在于传播,传播是主导的,如许多虫传病毒病害,蚜虫传播的小麦黄矮病、灰飞虱传播的小麦丛矮病害、玉米粗缩病等,由于对这些病害抗病品种很少,介体昆虫的数量及其在毒源植物和被害植物之间的迁移传毒活动便成为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防治上应以治虫防病或割断毒源植物和受害植物的时空连续(以打断传播)为主攻点。

抗病品种利用的策略

在不少重要病害中,病原物小种变化很快,垂直抗病性的品种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后不久出现“抗病性丧失”现象(见病害流行的遗传基础)。为使大面积上寄主群体的抗病性能较更持久,保证抗病育种和品种推广取得更大的效益,须讲求抗病性利用,合理运用现有的抗病性遗传资源。据已有研究,有三种策略可供不同情况下采用:垂直抗病性的合理运用、选育水平抗病性品种或垂直抗病性水平抗病性的综合运用(见抗病性)。在寄主垂直抗病性基因资源较多、产品经济价值高和抗病育种工作较强的情况下,可采用垂直抗病性策略的某一途径,如品种轮换、品种布局、基因叠加或多系品种等;如果研究基础较雄厚,还可进一步发展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的综合利用。在垂直抗病性基因资源有限、产品经济价值低或品种不能轻易更换(如果树等)的情况下,则以水平抗病性策略为宜。这方面的理论和应用还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