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月季白粉病

观赏价值,降低切花产量。白粉病与黑斑病同为月季切花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但白粉病引起全株死亡的现象极为少见。月季幼嫩组织最易受侵染,叶表面初为不明显褪绿黄斑,后出现白色粉状斑驳,严重时白粉层(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遍及全叶。嫩叶染病后多呈紫红色,叶片变厚、反卷、扭曲,严重时枯黄脱落。较老的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粉状斑,但叶片不扭曲。老叶通常不易受侵染。

侵染月季叶片、叶柄、嫩梢和花蕾等幼嫩组织并在其表面覆有白粉的真菌病害。约在公元前300年就有记述,但中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有正式报道。

分布和为害

世界各国月季栽培区均有发生,是温室和露地栽培月季的严重病害。中国南自广州,北至哈尔滨,东起上海,西及乌鲁木齐等20多个城市月季受害较严重。病害严重影响叶片生长,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削弱植株生长势,使叶片早落,花蕾畸形,不能正常开放,甚至干枯,影响观赏价值,降低切花产量。白粉病与黑斑病同为月季切花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但白粉病引起全株死亡的现象极为少见。

月季幼嫩组织最易受侵染,叶表面初为不明显褪绿黄斑,后出现白色粉状斑驳,严重时白粉层(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遍及全叶。嫩叶染病后多呈紫红色,叶片变厚、反卷、扭曲,严重时枯黄脱落。较老的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粉状斑,但叶片不扭曲。老叶通常不易受侵染。有的病菌生理小种在某些月季品种的叶片上引起不明显的针尖状坏死斑。嫩梢、叶柄的受害部位略肿胀,向下弯曲,呈拱形,表面覆盖白粉层。生长季末期,有些栽培品种的茎和皮刺上覆盖一层稠密、丝毡状的菌丝体。幼芽受害不能适时开展。花蕾受侵染后,不能正常发育和开放,花变畸形,甚至枯萎。已开放的花瓣通常不受侵染,但有些品种的花瓣上出现小而圆的褪色斑,这种症状在深色花品种上更为明显。

病因

病原物为蔷薇单囊壳(Sphaerotheca pan-nosa),子囊菌、白粉菌目。许多地方,特别是华南地区不产生有性态。无性态为白粉孢,半知菌,丝孢目。病菌子囊果埋于菌丝体中,褐色至暗褐色、球形、近球形;附属丝少而短,不超过子囊果的直径,菌丝状、浅褐色,与菌丝体交织在一起,易折断;子囊1个,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少数为球形;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或近球形。有异宗配合现象。分生孢子梗73~90×9~11(微米);分生孢子向基型串生,23~34×15~21(微米),椭圆形。寄生在中国台湾月季花上的为印度蔷薇粉孢(O.rosae-indicae Saw.),孢子梗28~35×9(微米),孢子单生或成短链,28~44×16~23(微米)。1949年沃罗尼钦(M.Woronichine)根据蔷薇单丝壳的寄主范围,将它分为2个变种,一个变种侵染蔷薇属植物,另一变种侵染桃和扁桃。1982年本德(C.L.Bender)又根据毒力和寄主感病性,将S.pannosa var.rosae分为5个生理小种。病菌生长最适温21℃,33℃以上受抑制。温度在21℃,相对湿度97%~99%,分生孢子萌发最好;相对湿度低于75%时,完全丧失萌发力;但在有水滴时,萌发力反而降低。β-丙氨酸为其孢子萌发和生长的必需物质,缺乏时,其萌发和生长均受到抑制。磺基丙氨酸等含氮物质,对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有些栽培品种在一些地区高度感病,而在另一些地区却相对抗病。来自一个栽培种上的病菌,能侵染一定的栽培种,但不能侵染另一些栽培种。角质层厚的品种能阻止病菌侵入;叶片中磺基丙氨酸含量很高的“Pink Favorite”和“Sarabande”栽培种具有高度抗病性;叶片中含有β-丙氨酸的品种易感病,不含此物质的能抗病。感病品种的幼叶中均含这种物质,而抗病品种的嫩叶中,或感病品种的老叶中,则不含这种物质。栽培最广、品种最多的杂种香水月季最感病。

氮肥施用量过多,移植距离或盆花放置过密,通风不良,阳光不足等均使植株生长嫩弱,发病较重,温室栽培较易感染。多数栽培品种展叶后3~5天最易感病。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无性态侵染为害。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下,6小时内便萌发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继而刺穿角质层进入表皮细胞。20~24小时在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在21℃下潜育期为4天,温度低潜育期延长,在自然条件下潜育期一般为5~7天,在少雨的天气,相对湿度减少,便大量释放成熟的分生孢子,中午至下午孢子释放量可达到高峰。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成为再侵染源。露地栽培的月季,到生长末期,病菌以菌丝体在芽鳞内或叶芽内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有些地区或寄主上(玫瑰、黄刺玫),病菌可以子囊果越冬,翌年形成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和温室的月季,继续受病菌侵染,终年发病。

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利于发病。夜间温度较低和湿度较高,是发病的必要条件。一般夜间在15~16℃,相对湿度90%~99%,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和传播。日间温度较高(23~27℃),相对湿度较低(40%~70%),有利于分生孢子形成和传播。寄主表面有自由水时,分生孢子不易萌发,因此在雨季白粉病减轻。无雨天气而相对湿度大时,病害严重。

中国多数地区露地栽培的月季,5月至6月和9月至10月有两次发病高峰期,以晚春至初夏为害严重。华南地区,冬末至翌年5月均可发病,3~4月危害较严重。在高温和雨季,病害减轻或停止发展。

病害控制

不断培育出月季新品种。目前虽有许多品种已对白粉病显出抗病性,但能保持较高抗病性的只有少数光叶、多花品种。如果病菌产生新的生理小种,则将使原有品种丧失抗病性,因此,需要有新的更替品种在生产中应用。

改善栽培技术和喷药保护,对控制白粉病发生更为重要。如露地栽培或盆栽月季,在种植和摆放时,不宜过密;适时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温室内夜间要加强通风和降低湿度;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在夏季喷施微量元素混合剂,提高抗病性;早春喷洒石硫合剂,杀灭芽鳞内越冬的菌丝,或剪除病梢并销毁,减少初侵染来源,及时剪除病叶、病蕾,减少再侵染源。发病期间,可喷施苯来特、敌螨特乳剂或硫菌磷、多菌灵、吗菌灵、嗪胺灵、硫磺粉、胶体硫等,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生物制剂B。-10、抗霉菌素“120”对月季白粉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英国用双氯苯嘧醇和fenapanil等挥发性杀菌剂薰蒸,防治温室白粉病有效,且无药害,处理宜在夜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