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玉米病害

已知全世界约有100多种。中国已报道数10种,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9.4%。简史玉米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其他国家,美洲的印第安人栽培玉米的历史约4000~5000年,但是玉米病害的研究历史仅有100多年,帕塞林(Passerine)1876年首次报道玉米大斑病以来,到20世纪初在世界各地主要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为害,因而推动了玉米病害的研究。

已知全世界约有100多种。中国已报道数10种,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9.4%。

简史

玉米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其他国家,美洲的印第安人栽培玉米的历史约4000~5000年,但是玉米病害的研究历史仅有100多年,帕塞林(Passerine)1876年首次报道玉米大斑病以来,到20世纪初在世界各地主要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为害,因而推动了玉米病害的研究。中国引种玉米的历史虽然只有400多年,目前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世纪20年代俞大绂在江苏等地进行玉米叶斑病(小斑病)的调查和研究,于1933年发表了“玉蜀黍叶斑病之研究”,为中国首篇玉米病害研究论文。此后许多研究者对病原菌、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报道。

种类和分布

为害叶部的有玉米大斑病〔Setosphaeria turcica(Luttrell)Leonard et Suggs〕、小斑病〔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Dreschl.)Dreschl.〕、矮花叶病(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褐斑病等。为害根部的有青枯病(Fusarium spp.和Pythium spp.)、线虫病(Pratylenchus spp.,Heterodera spp.,Meloidogyne spp.)、干腐病〔Stenocarpell maydis(Berk)Sutton,S.macrospora(Earle)Sutton,Diplodia frumenti Ell.et Ev.〕、全蚀病等。为害穗部的有镰刀菌粒腐或穗腐病、黑粉病〔Ustilago maydis(DC.)Corda,Sphacelotheca reiliana(Kühn)Clint.〕、干腐病等。玉米干腐病一类病害可为害玉米植株各部位,造成苗枯、茎基腐和穗粒腐。严重为害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褐斑病、全蚀病和矮花叶病(见玉米病毒病)等10多种。

玉米褐斑病

病原物为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 maydis Miyabe),属鞭毛菌,壶菌目。一般年份虽有发生,但为害不重。20世纪70年代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育种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黄早4对大、小斑病的抗性较好,但不抗褐斑病。在种植以黄早4为亲本的杂交种地区,如遇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该病的发生。病菌侵染玉米叶基部的主脉和叶鞘,引致紫褐色隆起的病斑,内含大量黄绿色粉末状孢子囊(休眠孢子)。孢子囊椭圆形,一面扁平有盖,在白天具备高温(28~30℃)、光和水滴时,囊盖张开,每个孢子囊放出20~30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产生侵染丝,常于喇叭口内侵害玉米幼嫩组织,夜间温度低、缺光,不引起侵害,从而导致玉米叶片上出现感染与未感染的交互相间的横带,这是识别该病的一个特征。

玉米全蚀病

病原物为禾顶囊壳玉米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x et Olivier var.maydis Yao,Wang et zhu],属子囊菌,球壳目。病菌从玉米苗的种子根侵入,不断向次生根蔓延。玉米抽穗至灌浆期地上部开始显症。初期叶尖和叶缘变黄,逐渐向叶基部和叶中脉扩展,最后叶片变黄褐色枯死。随着玉米生殖生长,病株叶片自下向上逐渐枯死,根系变栗褐色坏死,须根和根毛大量减少。收获后,褐色菌丝在根组织内发展并集结,使根皮变黑发亮,形成“黑膏药”和“黑脚”症状。在基部茎节或根皮上可见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壳。辽宁省7月至9月多雨年份,有利于发病。病菌主要在土内的病残组织中越冬。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丹玉13杂交种发病重,而沈单7号、旅丰1号、丹玉14等杂交种发病较轻。

病害控制

玉米病害的防治关键在于打乱病害发展所需因素的组合。基于对病原、寄主、病害循环病原物传播等方面的了解,在病害的防治实践中,有的只需用单一的措施就能成功地取得防治效果,但多数病害则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即因地制宜地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合理布局品种,消灭菌源,增施粪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辅之必要的药剂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