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诱发抗病性

inoculation)。后来发现这种诱发抗病现象具有普遍性,不仅同一种病原物的不同毒株或小种间,而且不同物种、不同类群的微生物间交互接种均能使植物产生诱发抗病性。多种化学物质(葡聚糖、糖蛋白、月旨多糖、脱乙酰几丁质、氯化汞、液氮等)和一些物理因子

植物经微生物预先接种或受到某些化学、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不会遗传的抗病性,亦称获得抗病性。最初在植物病毒研究中发现近缘株系间有“交互保护作用”,即用弱毒株系接种寄主植物后,若再接种强毒株系,寄主对强毒株系就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抵抗性,症状减轻,或病毒粒子的复制受抑。有时称第一次接种为“诱发接种”(inducing inoculation),第二次接种称为“挑战接种”(challenge inoculation)。后来发现这种诱发抗病现象具有普遍性,不仅同一种病原物的不同毒株或小种间,而且不同物种、不同类群的微生物间交互接种均能使植物产生诱发抗病性。多种化学物质(葡聚糖、糖蛋白、月旨多糖、脱乙酰几丁质、氯化汞、液氮等)和一些物理因子,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诱导出抗病性

性质

诱发抗病性性质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抗病性表达的部位依寄主植物——病原物组合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只在诱发接种部位表达,称为“局部诱发抗病性”(local induced resistance),有的可在同一植株未诱发接种的部位和器官表达称为系统诱发抗病性(systemic induced resistance)。②在诱发接种后需等待特定时间方能检测出诱发抗病性。③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表达。④其保护作用有一定的持久性。⑤为非专化性抗病性且不能遗传。⑥诱发接种强度愈高,诱导抗病性表达愈快、愈强。

机制

诱发抗病性的机制已提出若干假说:①诱发接种物占据了植物体的侵染位点(占位效应)。②在诱发接种部位积累了植物保卫素或其它抑菌物质。③接种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苯丙氨酸脱氨酶活性和木质化作用增强。④产生新生蛋白质——b蛋白质,诱发了抗病性。⑤细胞分裂素浓度增高,抑制坏死症状出现。由于缺乏足够的试验证据,有关机制尚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植物的诱发抗病性是一种对抗病原物再侵染抗病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利用番茄与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与x病毒、甜瓜与炭疽病菌、烟草与霜霉病菌和花叶病毒、栗树与栗疫病菌等寄主与病原物组合开展了相当规模的温室试验和田间试验,探讨利用病毒弱毒株系和真菌弱毒菌系来诱发抗病性,防治病害的可行性,有的已取得明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