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香蕉束顶病

母株发病后,长出的分蘖多数最后全部发病。通常不开花结蕾,现蕾时发病的植株长出的畸形果不能食用。病株根球部分变红紫色,根大部分腐烂;叶绿体充塞于病叶韧皮部附近组织的细胞内。病因病原物为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 top virus,BBTV),属黄矮病毒组群,病毒粒子呈球状,20~22纳米,壳蛋白亚基的相对分子量为2.0×106。自然界存在强毒株和弱毒株。

引致香蕉植株束顶,矮缩的一种病毒病害。1889年斐济首先报道,1901年中国台湾和埃及发现此病。1927年被确证是一种由香蕉黑脉蚜(Pentalonia nigronervosa Coquerel)传递的病毒病,1990年中国苏鸿基首次提取出病毒粒子。

分布和为害

至1986年已有30多个国家报道。主要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岛屿和非洲少数国家及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病株一般不抽蕾。1923~1927年几乎毁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香蕉业。1986年广东东莞发病面积达9200公顷,占种植面积83.6%,仅沙田镇香蕉减产一万多吨。广西1987年发病面积7300公顷,占种植面积40.2%,南宁市邢龙乡因该病减产香蕉175万千克。

束顶病最显著特症是新出叶片一片比一片窄小、硬直,最后成束丛生于假茎顶端,植株矮缩,病叶边缘褪绿变黄并产生浓绿色短线条斑,断续密布于中脉和平行脉上,呈“青筋”症状。母株发病后,长出的分蘖多数最后全部发病。通常不开花结蕾,现蕾时发病的植株长出的畸形果不能食用。病株根球部分变红紫色,根大部分腐烂;叶绿体充塞于病叶韧皮部附近组织的细胞内。

病因

病原物为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 top virus,BBTV),属黄矮病毒组群,病毒粒子呈球状,20~22纳米,壳蛋白亚基的相对分子量为2.0×106。自然界存在强毒株和弱毒株。寄主范围限于芭蕉科内5个种。芋为无症寄主。绝大多数香蕉品种感病,个别品种如大蜜哈(Grosmichel),维玛玛(Veimama)较抗病,荫蔽潮湿地段比向阳地段发病多,长期施用无机氮肥、土壤偏酸、钾肥不足,病害发生较多。3月至5月和9月至11月,降雨少,气候干旱,蚜虫繁殖快。翅蚜数量大时,病多,温度较低(10~15℃),蚜虫传病效能降低则病少。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区初侵染源主要是病株及其吸芽,在新区和无病区是带毒吸芽,自然媒介昆虫为香蕉黑脉蚜、交脉蚜(P.nercosa),均以持久方式传递,获毒饲育期为几小时至48小时,传毒效率随饲育期延长而提高,最短传毒饲育期为1.5~2小时,循回期为几小时至48小时,可保持传毒能力13天、虫卵不传病。冬季可在芋的组织缝隙内越冬。由蚜虫传染扩散时,在20米内可有70%植株受到传染,远离侵染源1000米以上不被传染。通常,蕉苗感染后1~3个月发病,蚜虫传播引起再侵染。高温下幼龄植株的病毒潜育期比老龄植株的短。广州夏季(25~32℃)潜育期为13~30天,每年4月至5月发生最多,冬季潜育期长达60天,翌春气温升高后才显症。影响蚜虫大发生的环境条件即为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病害控制

严格选种不带病毒的种苗,用无毒种苗逐步更新病蕉园,并彻底喷药防蚜。控除病株、可利用香蕉束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或探针检测香蕉试管组培苗或田间未显症植株。注射草甘磷于离地面30~60厘米的假茎(或直接自上灌注煤油,使植株枯萎、蚜虫死亡),几天内使病株及根茎组织枯萎,挖除病株后,补种较抗病的粉蕉或大蕉。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