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微梯弗利亚效应

的情况下,育成的品种水平抗性被削弱。因此,能克服R基因的新小种流行后,品种垂直抗病性失效,从免疫、高抗变为严重感病。这种现象在马铃薯品种Verti-forlia(含R3,R4垂直抗性基因)上十分明显,并研究得最清楚,称此现象为微梯弗利亚效应。在自然生态系中,水平抗病性属中等抗病。

选育垂直抗性品种过程中,使水平抗性不断丧失的现象。最早由南非范德普朗克(Van der Plank,1963)提出。20世纪20年代前,欧洲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水平抗性。20年代后,育种工作者将注意力放在培育具有R垂直抗性基因的品种上,因而30年代推广的品种大多具有R基因,晚疫病因此未流行。在选育过程中,只考虑垂抗R基因的存在而忽略对水平抗病性的选择,在多代失去选择压力的情况下,育成的品种水平抗性被削弱。因此,能克服R基因的新小种流行后,品种垂直抗病性失效,从免疫、高抗变为严重感病。这种现象在马铃薯品种Verti-forlia(含R3,R4垂直抗性基因)上十分明显,并研究得最清楚,称此现象为微梯弗利亚效应。

在自然生态系中,水平抗病性属中等抗病。在农业生态系中,原有的水平抗性已不符合人们对品种的要求,在选育垂直抗性品种的同时使水平抗性进一步丧失,抗性更单纯,与原有品种相比,虽然增加甚至加强了垂直抗性,但水平抗性大大削弱。一旦新小种产生,垂直抗性被攻克,又没有足够的水平抗性做后防,则品种抗性丧失。实质是水平抗性减弱或流失,新小种得以顺利繁衍和迅速积累,加速了对病原菌的定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