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仁果炭疽病

由胶孢炭疽菌引起仁果类果实斑点或腐烂的一种真菌病害。由于病果肉味苦,又称苦腐病(bitter rot)。中国最早发现于19世纪80年代末。分布和为害世界各栽培区均发生,苹果炭疽病最重,次为梨炭疽病。苹果炭疽病在中国各苹果产区都发生,以黄淮及华北地区发病严重,为该区苹果三大病害之一。感病品种病果率3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70%左右,造成采前大量落果或采后贮运中发生果腐。

由胶孢炭疽菌引起仁果类果实斑点或腐烂的一种真菌病害。由于病果肉味苦,又称苦腐病(bitter rot)。中国最早发现于19世纪80年代末。

分布和为害

世界各栽培区均发生,苹果炭疽病最重,次为梨炭疽病。苹果炭疽病在中国各苹果产区都发生,以黄淮及华北地区发病严重,为该区苹果三大病害之一。感病品种病果率3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70%左右,造成采前大量落果或采后贮运中发生果腐。苹果果实发病后出现两种类型症状。果腐型为常见的典型症状。初期病果面出现淡褐色至红褐色小斑,扩展后变褐至黑褐色圆斑,凹陷,边缘清晰,剖切后可见病斑下面果肉变褐色呈锥形向果心腐烂,病斑表面常出现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潮湿条件下,出现肉红色粘质状的粘分生孢子团。病果上只有一个病斑时只引起局部果肉腐烂,病果上有多个病斑时则引起全果腐烂。病果易脱落,或腐烂后失水干缩成黑色僵果挂在树上。另一种症状为斑点型。病斑扩展至2~3毫米时即停止扩展,边缘紫红色或黑褐色,中间凹陷,斑上黑色小粒稀少,不呈同心轮状排列,病斑下果肉局部坏死。两种症状在同一果园中可同时出现。病菌侵染枝干或叶片后常不表现症状,呈潜伏侵染状态。

病因

仁果炭疽病的病原物是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chr.et Spauld.]。属子囊菌,球壳目。自然条件下罕见。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黑盘孢目。分生孢子盘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产孢细胞瓶梗型,分生孢子集结成团时呈淡红色或肉红色;单个孢子无色,单胞,长圆柱形,两端各具一个油球,大小10~35×3.4~4.5(微米);萌发适温28~32℃,蒸馏水中不萌发,20%的苹果煮出液中萌发率最高。病菌除侵染苹果外,还可侵染梨、葡萄、枣、芒果、龙眼、荔枝等,引起果腐。寄主植物数百种,病菌异名近600种。在各种果树上,病菌均具潜伏侵染特性。苹果品种间的抗病程度各异,红光、国光、大国光、辽伏、倭锦、祥玉、印度、鸡冠、甘露、红绞、旭、早生旭及秦冠等表现感病;金帅、元帅、红星、黄魁、红魁及青香蕉等发病较轻;祝光、伏花皮、柳玉等很少发病。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抗病性表现也不完全一致,如元帅、金冠在北京地区表现抗病,但在河南等地则表现感病。其原因在于土壤、地势、栽培管理条件及品种本身纯度的差异等。导致同一地区各年病害发生的变化主要因素是果实生长期间雨季迟早、降雨量及降雨天数。此外,果园中症状始现时间早晚也有关,黄河故道地区7~8月份高温多雨可导致病害流行。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树上的僵果、枯死果薹、病枝干及溃疡斑中越冬,也可在防风林刺槐上越冬。翌春,当旬均温达14.5℃以上时开始产生分生孢子,旬均温20~25℃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传播。黄河故道及华北地区的越冬菌源产孢持续时间达60~90天。分生孢子主要靠雨水或雨滴飞溅,或藉昆虫、鸟类及气流传播。萌发后通过皮孔、伤口或直接突破表皮侵入,夏季每次降雨后可出现侵染高峰。果实从幼果期开始受侵染,以6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迅速增大期为侵染高峰期。侵入后症状出现时间随侵染时期而有很大差异。幼果期侵入的潜育期30~60天或更长,壮果期侵入的潜育期为10~30天,发病高峰期侵入的潜育期只有5天左右。黄河故道地区果实生长发育阶段可发生3~4次再侵染,华北地区主要以越冬菌源连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不断侵染,再侵染不重要。幼果期受侵染后潜有期长的原因是由于存在一种胶质——蛋白质的复合物。果肉及果皮中酚含量多少与抗病性无关,但果皮中高浓度的idaein可抗病菌侵入。果实中无色花色素(leucoanthocyarins)存在与否和果肉抗腐烂有关。果实生长后期不易再受侵染的原因是果皮“老化”。果园中病果始现时间,在黄河故道地区为6月中下旬,华北地区为6月下至7月上旬,东北果区为7月下至8月上旬。发病高峰在7~8月,此时若遇高温多雨,有利病害流行。晚秋气温下降,发病减少。

病害控制

优化栽培措施和药剂保护相结合,适当密植和合理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和排渍条件;冬季清园时摘除病僵果,剪除枯死果薹及枯枝;避免用刺槐作防风林带;增施磷、钾肥及有机肥;着重在幼果期及壮果期药剂保护,采用波尔多液和内吸杀菌剂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效,有条件地区推广果实套袋及采用生物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