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荔枝病害

至1919年中国已报道近20种。重要的有霜疫病、毛氈病、炭疽病和贮藏期病害。霜疫病1934年中国最早报道于台湾省,大陆50年代初记载,现以广东、福建的老产区病重。荔枝花、幼果、熟果、果柄、果枝均被害,高湿时还为害嫩叶,病叶局部褪绿、病枝局部变褐,病花和幼果早落,熟果上病斑不规则,无边缘,红褐色,最终果肉发酸,腐烂淌水,潮湿时病部生白霉层,即病菌子实体。

至1919年中国已报道近20种。重要的有霜疫病、毛氈病、炭疽病和贮藏期病害。

霜疫病

1934年中国最早报道于台湾省,大陆50年代初记载,现以广东、福建的老产区病重。荔枝花、幼果、熟果、果柄、果枝均被害,高湿时还为害嫩叶,病叶局部褪绿、病枝局部变褐,病花和幼果早落,熟果上病斑不规则,无边缘,红褐色,最终果肉发酸,腐烂淌水,潮湿时病部生白霉层,即病菌子实体。病原物为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属卵菌,霜霉目。无性态像霜霉菌,孢囊梗多级有限生长,有性态像疫霉,同宗配合,田间或培养基上均可形成卵孢子。生长最高温度30℃,22~25℃时产孢子囊量最高,11~30℃均能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在8~22℃形成游动孢子,14℃时形成游动孢子只需20分钟,以8~16℃时的萌发率最高,26~30℃时则形成芽管。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都要求高湿度方能危害,高湿条件下,11~30℃可侵染荔果,25℃时潜育期不到1天,11℃时潜育期延长至7天,故缺乏抗病品种,荔枝开花结果期间多连雨天,病原物侵染频繁等是田间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若采收期天气晴朗,运输途中湿度大,荔果在上市后大量霉烂。病原物在田间除荔枝外还为害番木瓜幼苗。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内越冬,翌春成为初侵染源,贮运期间的菌源来自田间的病果。病害控制应以药剂防治为主,开花前喷施瑞毒霉、杀毒矾或乙磷铝;利用避病品种明显减轻发病;避免偏施氮肥。

毛氈病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等省、自治区。树龄20年以上的大树被害率甚高,有时达70%以上,开花期间天气干旱诱发瘿螨大发生,使花穗干枯。叶被害时,产生不正形病斑,正面鼓起,背面内凹,密披锈褐色绒毛状物,绒毛间有许多瘿螨,经过数月,病斑部分干枯,绒毛有时成片脱落;嫩枝被害时,梢畸形;花穗被害,花器呈锈褐色,花萼膨大呈倒钟形,亦披绒毛状物,常全穗畸形干缩;果被害时,形小,味酸,病斑不正形,稍凸出,如一果上多个病斑,颇似病毒病症状。病原物为荔枝瘿螨,是螨类动物,属蜱螨目。成螨浅红色或乳白色,体躯有向前方生的足两对;卵近圆形,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树龄大而树冠稠密的果树被害重,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的嫩叶发生多。多数成螨及若螨在叶背面的绒毛状物间越冬,或在花芽、叶芽上越冬,翌春二、三月,气温上升至18~20℃以上时开始活动,部份若螨迁移到花穗,叶芽或嫩叶上取食和繁殖,并不断扩散,通常八、九月抽出的新叶受害最严重。气流、微风传播,高接苗可长距离传播。控制应清除销毁苗木上的病叶,用高空压条法培育新苗,摘除病叶,以防传播;早春开花期喷布石硫合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或各种杀螨剂。

炭疽病

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自治区。中国1985年首次报道为害荔枝果实,在霜疫病受到控制而减少的果园,炭疽病逐年增多。叶上形成近圆形或不正形的褐斑,或在叶尖、叶缘形成褐色、灰褐色大型斑块;枝梢回枯,花和幼果脱落,壮果上病斑近圆形,红褐色,边缘色深,有轮纹,但不下陷,生橙红粘质粒(病菌粘分生孢子团)。病原物是围小丛壳,属子囊菌,球壳目。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黑盘孢目。(见仁果炭疽病)。病害控制:加强栽培管理,切勿偏施氮肥;开花期结合防治霜疫病,喷布瑞毒霉加多菌灵混合液。

贮藏病害

最主要是果皮褐变病、霜疫病和酸腐病。果皮褐变病是生理病,系随着荔果成熟,果皮内乙烯含量不断上升所致。低温贮藏可使乙烯产生和呼吸作用均受到强烈抑制,采用薄膜袋密封低温(3~5℃)贮藏较成功。霜疫病为害贮藏中的荔枝,主要是因为田间病菌侵染较晚,或因采前天气晴朗、湿度小,病果尚未发病而误作健果混入贮藏的,采后贮运中湿度大增,很快发病,并通过接触再侵染。药剂防腐效果较好,但各国政府尚未批准瑞毒霉等药剂用于产后防腐处理。故控制贮藏中烂果,关键在加强田间病害控制,结合采后预冷、低温贮藏等一系列处理。酸腐病一般发生于成熟果或裂果。控制霜疫病后酸腐病有增多趋势。病果病斑不定形,初水渍状,淡褐色,上生白霉,二三日使荔果变质发酸腐烂,后期淌水。病原物为地霉双足囊菌,属子囊菌,内孢霉目(见柑橘病害)。田间可零星发生、贮藏期间继续再侵染。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措施。

其他常见的病害见表。

荔枝其他常见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