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柞蚕微粒子病

10%盐酸20℃,10分钟失去活力。柞蚕场里的孢子,活力可保持一年左右。传染微粒子原虫的传染径路有胚种传染和经口传染。胚种传染是由于雌蛾卵巢内发育中的卵感染到原虫引起的,是柞蚕微粒子病的主要传染方式。被感染的雌蛾产下的卵和由卵孵化出的幼虫,绝大部分被微粒子原虫感染,经饲养,蚕多数患微粒子病,一般在幼虫期死亡。经口传染是蚕在取食过程中吃下带有孢子的食饵引起的。

由微粒子原虫引起的一种柞蚕原虫病。在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贵州等省的柞蚕区均有发生,对柞蚕生产特别是蚕种生产为害很大。

病原

寄生柞蚕的微粒子原虫属于微孢子虫科,微抱子虫属,学名为Nosema sp。此原虫在寄主体内分为抱原质、裂殖体、产孢体、孢子母细胞、孢子5种形态。只有孢子能在寄主体外存活。因此孢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体。孢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一端稍粗,一端稍细,长宽为3.9±0.013×1.73±0.006微米,它是单细胞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呈淡绿色或淡青色,具较强的折光性。孢子外壳有3层结构,即外壁、内壁和原生质膜。孢子壳内前方有一锚状物,称极帽,其上有极孔,下连一条细长的极管,极管由极孔处向下延伸,在孢子后部围绕原生质卷曲成螺旋状,原生质具有两个略呈圆形的核。抱子寿命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在低温、潮湿条件下比高温、干燥条件下寿命长,在2%甲醛液中,23℃30分钟失去活力,10%盐酸20℃,10分钟失去活力。柞蚕场里的孢子,活力可保持一年左右。

传染

微粒子原虫的传染径路有胚种传染和经口传染。胚种传染是由于雌蛾卵巢内发育中的卵感染到原虫引起的,是柞蚕微粒子病的主要传染方式。被感染的雌蛾产下的卵和由卵孵化出的幼虫,绝大部分被微粒子原虫感染,经饲养,蚕多数患微粒子病,一般在幼虫期死亡。经口传染是蚕在取食过程中吃下带有孢子的食饵引起的。受微粒子原虫寄生死亡的蚕、蛹、蛾的尸体、病蚕、病蛾的排泄物(吐液、蚕粪、蛾尿等),病蚕在发育变态过程中的脱离物(卵壳、蜕皮、鳞毛等)都含有大量孢子,是造成经口传染的主要传染源。柞蚕幼虫吃下这些被孢子污染的卵壳,柞蚕引起感染。1~2龄期感染,一般在蚕期出现病症,大部分不能结茧;4~5龄期感染,绝大部分都能结茧,可将微粒子病传到下1代,造成胚种传染。

病症

微粒子原虫在寄生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毒素,对寄主细胞和组织机能的破坏,都是逐步的、缓慢的。因此病程很长。蚕的所有组织几乎都能被微粒子原虫寄生,被寄生的细胞变得肿胀膨大,细胞质液化呈乳白色不透明状,细胞核缩小,失去原有机能,最后细胞内充满孢子而破裂。

被微粒子原虫感染的蚕,从卵到成虫的整个世代,都能表现出症状。感病初期,病症不明显,随着病势的发展,逐渐出现微粒子病特有的症状:食欲减退,发育迟缓、不爱活动,蚕体萎缩瘦小,体色变得污暗不新鲜,迟眠迟起,蚕群生长不齐,个体大小不一。3龄以后,病蚕的气门线上下,前胸背部常出现不规则的黑褐斑点。病蛹表现腹部环节收缩,颅顶板呈暗灰色,体皮污暗无光泽,解剖蛹体看到,胃膜由洁白变黄白,脂肪组织膨肿粗松,有深浅不一的黄褐色小斑点。病蛾表现尾部1~2环节间有黄褐色密集小斑点,背血管两侧有隐约不清的黄褐色双线,腹内成熟卵少,翅脉细而软,鳞毛稀薄,不新鲜,容易脱落。重症雌蛾产卵少,重叠卵多,卵面上的粘着液呈深黑褐色,不受精卵多。

柞蚕5龄微粒子病病蚕症状

防治

①严格控制胚种传染,采取单蛾采种,首先对雌蛾进行一次肉眼检查,淘汰病蛾和疑似病蛾,选留的雌蛾,产卵后再用显微镜检查,发现蛾体内有微粒子孢子,将该蛾连同其卵一起淘汰。为防止镜检漏掉的病蛾,产卵孵化出的小蚕对周围健康蚕的传染,采取单蛾区放养,在3眠前后,逐蛾区挑选发育迟缓的弱小蚕,进行显徽镜检查,发现有微粒子病的蛾区,须将全区蚕淘汰掉。②进行蚕室蚕具消毒卵面消毒。③严格执行良种繁育制度,建立繁种无病区。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抗病力。彻底消灭蚕场害虫,防止野外昆虫的微粒子病对柞蚕的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