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柞蚕白僵病

柞蚕真菌病之一,由白僵菌寄生蚕体而引起。又称硬化病或僵病,因病蚕死后多数尸体会出现僵化现象,死亡后的尸体表面长出白色的分生孢子,呈现白色,故称白僵病。病原本病病菌属从梗孢科,白僵菌属,学名为Beauveria bassiana(Balsamo)。其生长和发育周期分为:分生孢子、营养菌丝及气生菌丝3个主要阶段(见白僵病)。

柞蚕真菌病之一,由白僵菌寄生蚕体而引起。又称硬化病或僵病,因病蚕死后多数尸体会出现僵化现象,死亡后的尸体表面长出白色的分生孢子,呈现白色,故称白僵病

病原

本病病菌属从梗孢科,白僵菌属,学名为Beauveria bassiana(Balsamo)。其生长和发育周期分为:分生孢子、营养菌丝及气生菌丝3个主要阶段(见白僵病)。

传染

本病在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贵州、安徽等省的柞蚕区均有发生。柞蚕在野外放养,春季发病甚少,秋季发生重,主要危害大蚕和蛹,即在柞蚕3~4龄感病,到4~5龄期死亡,5龄和结茧期被寄生,多在结茧后死亡。在一般年份发病率在5%左右。室内养蚕若消毒不彻底,或高温多湿,各龄蚕均受危害,发病率可达20%左右。

初次侵染的分生孢子是由上年病蚕尸体遇到25℃左右的温度,90%左右的湿度条件下,飘落在新的寄主上侵染扩散,病情蔓延。

病症

感病初期病蚕体色稍暗,反应迟钝,行动稍有呆滞。后期柞蚕环节松弛,活动和取食缓慢,身体柔软,把握力弱,与软化病蚕相似。濒死时排软粪,并稍吐液,体色变淡,倒吊柞枝上或落地而死。死后1~2天,从硬化尸体的气门、口器及节间膜等处,先后长出白色气生菌丝,布满全身,不久在菌丝上生出无数分生孢子,遍体覆白粉,尸体已呈僵化现象。但有些病蚕尸体仅局部长出菌丝及孢子。结茧后死于茧中的蚕或蛹,由于大量失水干缩,茧轻并摇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称为“干涸茧”。

防治

本病菌孢子感染时,需要高湿度,所以易发病的地区,要特别注意柞树的砍伐和清理蚕场,使其通风透光,造成干燥的环境条件;在阴雨连绵时,营茧场要选择高爽通风处或郁闭度小的蚕场;消灭柞树害虫,防止柞树害虫感病带菌,污染柞叶和周围环境;室内养蚕时,养蚕前要施行蚕室蚕具消毒,并彻底排湿,曝晒蚕具,防止发霉。蚕室要保持一定的通风和干燥条件,蚕座消毒灭菌可用漂白粉、防僵粉、灭菌丹防僵粉、防病一号、防病二号等;发现病蚕及时将其剔出深埋或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