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虱螨病

寄生性蚕病之一,由虱状恙螨寄生而引起,俗称壁虱病。虱状恙螨分布于中国、日本、欧洲、美洲等地。日本曾在1917年报导有虱螨病发生。中国在50年代,四川、江苏、浙江等省的棉桑混栽地区先后发生危害。经四川、浙江等省的蚕桑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单位对该病的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和防治药剂,控制了虱螨病的发展。病原危害桑蚕的螨类有多种,其中以卵胎生的虱状恙螨危害最为严重。

寄生性蚕病之一,由虱状恙螨寄生而引起,俗称壁虱病。虱状恙螨分布于中国、日本、欧洲、美洲等地。日本曾在1917年报导有虱螨病发生。中国在50年代,四川、江苏、浙江等省的棉桑混栽地区先后发生危害。经四川、浙江等省的蚕桑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单位对该病的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和防治药剂,控制了虱螨病的发展。

病原

危害桑蚕的螨类有多种,其中以卵胎生的虱状恙螨危害最为严重。虱状恙螨属蒲螨科,虱形螨属,学名为Pediculoides Ventricosus Newport。虱状恙螨一个世代分卵、幼螨、若螨、成螨4个变态阶段。卵在母体内初为球形,渐变为卵圆形。卵孵化成幼螨椭圆形,初生3对脚,后随发育生第4对脚,经若螨再变为成螨而产出。成螨雌雄异体,雌螨纺锤形,雄螨圆锥形(图1)。雌螨交配后寻找寄主寄生,腹部逐渐伸长、膨大成为圆球形,极度膨大时可增大到幼虫的30倍以上;球状腹部富有粘着力,其色因寄主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又称大肚母螨(图2)。虱状恙螨一年的世代数,因温度不同而异。在中国西南地区全年大约经过17~18代。1个世代所需天数,在16℃时为17~18天,20~21℃时为14~15天,22~24℃时为10天,26~28℃时为7天。虱状恙螨在腹部末端膨大以前,行动迅速,穿透力强,能穿过纸张和茧层,但抵抗力较弱。腹部末端膨大成圆球形时抵抗力最强。一头大肚雌螨可产出螨50~150头,雌雄比约为9比1。产出的雌雄螨在母体生殖孔附近交配。雄螨和许多雌螨交配后,约经一天左右死去。雌螨交配受精后即离开母体,寻找寄主寄生。离开母体找不到寄主寄生的雌螨,约经2~3天死亡;雌螨找到寄主寄生后就开始营寄生生活。雌螨吸取寄主血液营养成长,腹部不断膨大,成为大肚雌螨。不再爬行和取食,而营固定生活,待产螨完后,球形腹部萎缩,由褐色变为黑褐色而死。

图1 虱状恙螨成虫

图2 大肚母螨

侵染

虱状恙螨用长而锐利的颚管刺入寄主体内,在注入毒素的同时,吸食寄主体内血液,致使寄主中毒发病死亡。虱螨主要越冬寄主是棉红铃虫和麦蛾幼虫。在棉区和禾谷类作物区养蚕,在蚕室蚕具缝隙潜藏的棉红铃虫、麦蛾上寄生的虱螨,是虱螨病的主要病源。蚕具上潜藏的越冬雌螨产出成螨可直接爬入蚕座内寻找蚕体寄生为害,蚕室壁缝隙内潜藏的越冬虱螨产出成螨,在寻找寄主的过程中爬附灰尘,随虱尘散落到蚕座内寄生蚕体为害。

病症

虱螨对桑蚕的幼虫、蛹、蛾都能为害,其中以小蚕期为害较大。小蚕被虱螨叮咬后,首先停止排粪,静伏蚕座中,口器与胸足微微颤动,呈假死状,其后体色渐渐变黑很快死亡。死后大多数头胸突出,也有表现体躯弯曲、吐水等症状,尸体不腐烂。大蚕期受害,发病较慢,但症状明显。起蚕被害,身体缩短,皮肤起皱,并有脱肛现象;盛食期受害,蚕体软化而伸长,节间膜附近往往有黑色斑点,排不正形粪或连珠粪或深褐色污液,头胸突出,吐水,有脱肛症状出现;眠蚕受害,其病症与虱螨寄生的迟早及数量的不同而有差异,有的不能蜕皮呈黑褐色而死亡,有的呈半蜕皮而死亡。有的虽能完全蜕皮,但体躯缩小呈黑斑蚕状,有粪粘结。化蛹初期,受害蛹体常发生黑褐色病斑,并可在环节间见到大肚虱螨,受害的蛹体成暗黑色。化蛹后期,蛹皮厚硬,不易受害。在蛾期,虱螨能寄生在蛾体的环节处,受害蛾的腹部弹力减弱。雄蛾发病后狂躁,雌蛾受害后产卵极少,不受精卵、死卵增多(图3)。

图3 虱螨病蚕症状

诊断与防治

虱螨体躯小,一般肉眼不易看见,用30倍放大镜可查见有纺锤形小虫体在蚕体上爬行或叮食。将有虱螨病症状的蚕、蛹、蛾在黑色纸上或玻片上轻轻抖动,或将病蚕扯伸体皮,如有淡黄色针尖大小螨点爬动,用小滴清水固定,用放大镜或100倍显微镜观察,看到虱状恙螨,即可确诊为本病。虱螨往往会爬到养蚕者身上叮食,常感皮肤发痒,出现红斑,以致红肿发热。根据这些人体反应,可作为进一步调查虱螨病的旁证。根据虱状恙螨的生活习性和为害规律。采取下列防治方法:①消灭虱状恙螨的主要越冬寄主棉红铃虫和麦蛾幼虫。②蚕室蚕具不堆放晾晒棉花、杂粮种籽秸杆等,蚕具未经消毒不进蚕室使用。③严格蚕室蚕具消毒和杀虱处理。蚕室消毒采取扫、刮(刮缝隙虫)、擦(机械杀死虫)、洗、涂(涂泥挤压杀死虫)、消(常规消毒用药)、熏(每间屋用硫磺2千克或每立方米杀虱灵3克等方法进行消毒杀虱。蚕具洗净后采用蒸汽消毒灶消毒、兼杀虱螨。④应用杀虱灵、肥皂液防病1号等驱、杀蚕体、蚕座的虱螨。⑤发病后进行室外地蚕育或更换蚕室均能减轻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