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紫石房蛤

缘较平,后缘略呈截形。壳在腹缘前后不能完全闭合,有缝隙,分别为斧足和水管伸出孔。铰合部宽大,左壳主齿4枚,右壳主齿3枚。生长纹粗密,呈同心圆排列,无放射肋。壳面黑褐色或灰色。壳内面深紫色,具珍珠光泽。各种肌痕甚明显,外套窦痕深而大。前闭壳肌呈椭圆形,后闭壳肌呈桃形(见图)。 紫石房蛤的内部构造 生态习性栖息在4~20米的潮下带,底质由泥沙、粗砂和砂砾组成。

属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石房蛤属。学名Saxidomus purpuratus(Sowerby)。软体部肥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天鹅蛋的美称。主要分布在中国辽东半岛南部与山东半岛北部,日本海沿岸与前苏联的远东海域。

形态特征

壳呈卵圆形,壳顶突出,偏于前部,壳高约为壳长的3/4,壳长约为壳宽的两倍(见彩图230)。小月面不明显,檐面被柳叶状的黑褐色韧带包围。左右两壳坚硬而等大,壳前缘圆形,腹缘较平,后缘略呈截形。壳在腹缘前后不能完全闭合,有缝隙,分别为斧足和水管伸出孔。铰合部宽大,左壳主齿4枚,右壳主齿3枚。生长纹粗密,呈同心圆排列,无放射肋。壳面黑褐色或灰色。壳内面深紫色,具珍珠光泽。各种肌痕甚明显,外套窦痕深而大。前闭壳肌呈椭圆形,后闭壳肌呈桃形(见图)。

紫石房蛤的内部构造

生态习性

栖息在4~20米的潮下带,底质由泥沙、粗砂和砂砾组成。营埋栖生活,埋深10~30厘米,小个体略浅。生活海区潮流畅通,水质清新,底栖硅藻和腐殖质丰富。适温2~28℃,在-2℃条件下,经4天仍存活,但在30℃以上的水中,不久死亡。适盐20‰~34‰,最适为26‰~34‰。

体长年增长峰值在3龄,为2.50厘米。体重年增长峰值在5龄,为86.5克。最大个体壳长15.2厘米,重500多克。最适采捕规格9厘米左右,最大年龄在11龄以上。3龄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雌贝壳长为6.45厘米,重70克;雄贝壳长为6.1厘米,重68克。中国山东半岛北部的繁殖期为5月下旬到9月。盛期在6~7月。怀卵量300万~600万粒。一次产卵60万~200万粒,卵径70~80微米。

人工增殖

80年代以来,中国在山东省进行过紫石房蛤的生物学和人工育苗的研究。在6~7月繁殖季节,采捕4龄以上的亲贝,以15~20个/米3的密度暂养在水泥池中,一天全换水一次,投喂淀粉、酵母等混合饵料3~5毫克/升,或者等鞭金藻10万~20万细胞/毫升。一星期后,选择性腺指数大于19,出肉率在30%以上的亲贝,用10毫克/升的NH4OH海水泡1~2小时,流水刺激0.5~1小时诱导产卵。在水温19~25℃、pH值7.2~8.3、比重1.020~1.025的条件下,受精卵经22~28小时孵化成D形幼虫,投喂金藻和扁藻,D形幼虫10~12天进入壳顶后期。取高潮区砂泥,经筛选消毒后,铺于池底作附着基。再经3~4天幼虫发育到匍匐期。20天后进入稚贝期。曾在40立方米水体中培育出壳长735.8微米的仔贝1300多万个,进行了增殖放流,使资源量有所增加。

以往主要依靠采捕的天然成贝暂养后上市,未进行人工养殖。采捕的成贝盛夏在海边适宜的底质中可暂养10~15天,冬天可暂养2~3个月不死。暂养时的主要敌害是肉食性螺类和棘皮动物,如强棘红螺等。从海底采捕的标本和暂养在海滨的成贝,死亡的个体既有被玉螺腺质盘穿透的孔,也有被海星吃掉肉的空壳。食肉性鱼类也常常取食其外露的水管或腹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