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中华鲟

据文献记载,中华鲟模式标本采自珠江水系,其与长江的中华鲟幼鲟形态上有差异,繁殖季节也不同。珠江的在3月至4月,长江的在10月至11月。这两个水系的鲟是不同的生态族抑或同名异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华鲟 生物学特性长江的中华鲟每年6月至8月间由海入江,溯江而上,在淡水中栖息一年有余。这期间性腺由Ⅲ期发育至Ⅳ期,于翌年的10月至11月在上游繁殖。繁殖的最小个体,雄鱼为9龄,雌鱼为14龄。

属鲟科、鲟属。学名Acipenser sinensis Gray。大型溯河洄游的暖温性鱼类。

形态特征

体梭形,头较大,略呈三角形。吻犁形,基部宽,前端尖,微向上翘。口大,下位,横裂,能自由伸缩。鳃孔大,鳃弓肥厚,鳃耙棒状,排列稀。胸腹部平直。背鳍位于身体后部,尾鳍歪形,上叶发达。身体具5行骨板,背部的一行最大。骨板列之间皮肤裸出且光滑。头部和身体呈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最大个体重达500千克。(见图)

据文献记载,中华鲟模式标本采自珠江水系,其与长江的中华鲟幼鲟形态上有差异,繁殖季节也不同。珠江的在3月至4月,长江的在10月至11月。这两个水系的鲟是不同的生态族抑或同名异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华鲟

生物学特性

长江的中华鲟每年6月至8月间由海入江,溯江而上,在淡水中栖息一年有余。这期间性腺由Ⅲ期发育至Ⅳ期,于翌年的10月至11月在上游繁殖。繁殖的最小个体,雄鱼为9龄,雌鱼为14龄。雌鱼多数体长240~300厘米,体重180~300千克,年龄17~26龄;雄鱼多数体长180~220厘米,体重70~125千克,年龄10~16龄。产卵场在金沙江和长江上游,其上端为岩石堆叠的狭窄河槽,下端为块石或鹅卵石形成的碛坝处。卵产于石质河床上,受精卵粘附在石块上发育。水温在17~19℃,约经6天孵出,仔鱼或落入石块缝隙中,或顺流到缓流区。靠摄食浮游生物与底栖无脊椎动物发育生长。幼鲟到第二年的3月至4月降河到中游江段,5月至8月到长江口半咸水区生活,此时主要摄食甲壳动物和小型底层鱼。繁殖后的亲鲟仍返回海洋,有的相隔多年后再次到长江上游繁殖。珠江水系的中华鲟每年初由海入江,当年的3月至4月在柳江下游至黔江的石龙三江口一带繁殖。

中华鲟是长江中需要到上游干流繁殖的洄游性鱼类,葛洲坝枢纽建成后,造成阻隔,会不会影响到它们的繁衍,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1982年以来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华鲟和其他鲟鱼类一样,当其洄游路线受阻后,能够在基本具备繁殖条件的新的水域里繁殖后代,其产卵场已稳定在葛洲坝泄水闸至万寿桥的7千米江段,有的年份下延到虎牙滩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