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桡足类培养

Nelsen,1910),他们在实验室内成功地培养了飞马哲水蚤〔Galanus fin-marchicus(Gunner)〕达数星期,从卵培育到成体;1921年以后英国马歇尔(S.M.Marshall)等相继报道了培养桡足类的结果。到60年代可养的种类达30余种

一种供作鱼虾人工育苗中期饵料的浮游动物的人工培育方法。桡足类属甲壳纲(Crustacea)桡足亚纲(Copepoda),是浮游动物中的重要类群,种类多,数量大,属低等甲壳类。一般体长1~4毫米,最大可达13毫米。在海洋食物链中居重要环节。海水、淡水水域均有分布。

概况 冈内拉斯(F.E.Gunnerus,1770)是研究桡足类的第一个学者。人工培养桡足类最早的是阿伦和纳尔逊(E.J.Allen and E.W.Nelsen,1910),他们在实验室内成功地培养了飞马哲水蚤〔Galanus fin-marchicus(Gunner)〕达数星期,从卵培育到成体;1921年以后英国马歇尔(S.M.Marshall)等相继报道了培养桡足类的结果。到60年代可养的种类达30余种,其中多为近海内湾和半咸水的一些适温、适盐范围较广的种类。中国对纺锤水蚤(Acartia sp.)、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enellus)、长腹剑水蚤(Oithona sp.)、许水蚤(Schemackeria sp.)以及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尖额真猛水蚤〔Euterpe acuti-frons(Dana,1847)〕等已可连续世代培养,用作培育梭鱼、海马、对虾苗种的饵料,效果较好。

生物学特性 浮游性和底栖性的桡足类以及不同种属的桡足类,其生态、生殖习性均不相同。

日本虎斑猛水蚤 沿岸潮间带的底栖性种。在日本已大量培养用作鱼、虾饵料。幼体营浮游生活。生活力较强,能耐受温度、盐度的变化。可在1.8‰低盐水中生活。生殖的适宜盐度27.1‰~34.3‰。卵囊单个,卵在育卵囊内孵化后释放,雌体一次交配可多次生殖。一个成熟雌体可连续抱卵生殖约20次。个体一次平均抱卵量初期仅15粒,随生殖次数而增加,最多可达62粒。抱卵量随亲体大小、环境条件、饵料数量而异。排放幼体后的亲体,在水温24℃时,间隔2~3天就可再次抱卵生殖,间隔时间受水温及营养条件的影响。生殖周期长短也同饲育水温有关。24℃条件下从初生无节幼体(6期)经桡足幼体(5期),变态为成体约需11天,再经2~3天可生殖。从孵化到发育为成体的时间,因温度升高而缩短。成体寿命约50天,经低温处理,其生殖可达13次,寿命能延长到60天以上。

尖额真猛水蚤 生活于近岸、潮间带水域,在中国广泛分布于东海和南海。个体生存天数67天。经周年培养发现:在高水温(25.6~30.8℃)条件下,比在低水温(7.6~18.3℃)条件下,抱卵次数及总抱卵量均高,而抱卵间隔时间和无节幼体孵出、发育为成体的时间则较短。用浓度为100×104个细胞/毫升的异胶藻(Helerogloea sp.)培养两个半月,平均密度达3500个体/升。

克氏纺锤水蚤(A.clausi Giesbrecht)为近岸种,栖息于温带沿岸表层,有时进入低盐河口区。在中国广泛分布于渤海和黄海,春夏季较多。在15~20℃条件下,用单鞭金藻和等鞭金藻混合投喂。最长生存天数为37~75天;一尾总产卵量为290~405粒;产卵持续日数为18~40天,每尾雌体每天平均产卵量为10.6~16.9粒。在15℃条件下的生存天数、一尾总产卵量、产卵持续日数均高于在20℃条件下,而每尾每天平均产卵量,20℃的高于15℃。在适宜水温条件下,孵化后至产卵所需时间为14~17天;饵料密度高,成熟呈提早趋势。

许水蚤 在中国分布较广,北从黄河口至青岛沿岸,南到福建、广东两省沿岸。是近岸河口区半咸水种,适于15‰~25‰的海水中生长、繁殖,易于培养。雌雄异体,雌性卵囊一对,左右对称。为一次交配多次生殖的类型。生殖的适温范围在21~30℃,适宜盐度为25‰。抱卵量30粒左右,有的达40粒以上。生殖周期长短与水温有关,水温在28.3℃时为9天;25℃时为12天;20.8℃时20天;水温在18℃以下,则可延续到25天或更长。水温在25~30℃时,每隔4天生殖一次。幼体从卵囊排出后,亲体当天即再抱卵。一个雌体可连续抱卵7次,多的9次。雌雄交配时间一次达数小时,有的可持续到1天以上。当水温平均29.5℃时,从交配到抱卵孵化出幼体,约经4天左右。受精卵在育卵囊内先后发育孵化成幼体,所以幼体是分批排放的。

培养方法 适于大量繁殖的种一般应具有:①能耐受温度、盐度及其他环境条件的变化;②为杂食性,能摄食动、植物性饵料及有机碎屑等;③产卵繁殖能力强,生殖周期短等特点。除应选适温适盐广的近岸半咸水优势种外,还应注意选用营养价值高,饵料效果好,易于培养的种,并应先在室内用小型容器作预备培养。

扩大培养时,除常规的清池、施肥,接种或移植培养外,还应根据种的生态、生殖和食性特点,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盐度条件,投喂合适的足量单细胞藻类饵料。一般浮游性种比底栖性种的耗氧量大,培养密度宜偏低,不高于4000个体/升为好。若换水充气条件完备,也可适当提高培养密度。

培养浮游性桡足类以浮游单细胞藻类为饵料。底栖性的种类,对食物要求的可塑性大,原生动物、硅藻类、大型海藻、有机碎屑、细菌、微生物等均可摄食,也可饲以奶粉、干酵母、鱼虾配合饲料等。其食量和对食物的选择性,因种类而异。为大量培养繁殖单细胞藻类供桡足类摄食,可在池中施肥。无机肥的施肥量,一般维持在10~20毫克/升;用有机肥时,水泥池施用量不少于4千克/米3;土池可略高。施肥量随水温和水体中的生物量和肥料种类而异,一般应少量勤施。生产中,以目测水色为黄褐或淡绿,pH值为6~10,透明度在40~50厘米为度。

采收应根据培养密度和需用量,用尼龙筛绢小型锥形拖网(直径25~30厘米)或抄网,在黎明后和晴朗的上午,沿池边慢步逆风捞取。投喂前,应再用新鲜海水冲洗,必要时,加入1毫克/升的土霉素或黄连素,以免投喂时,带进细菌病原体,导致饲养幼体罹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