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温床

用人为方法提高植物栽培床地温的保护地栽培建筑设施。常用的温床有酿热温床、水汽热温床、太阳能蓄热温床和电热线加温温床。温床通常同阳畦、塑料棚、温室等配套使用,以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温床常用于育苗以及低温季节的栽培。

用人为方法提高植物栽培床地温的保护地栽培建筑设施。常用的温床有酿热温床、水汽热温床、太阳能蓄热温床和电热线加温温床。温床通常同阳畦、塑料棚、温室等配套使用,以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温床常用于育苗以及低温季节的栽培。

酿热温床

在栽培床土层下,埋入厚度约为20~30厘米的酿热物,如马粪、厩肥、各类渣饼、棉麻等或与上述相比较发热量稍低的其他酿热物,如牛粪、猪粪、稻草、秸秆、有机物垃圾等,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放出的热量来提高栽培床的地温。中国北方地区早春气温低,常用新鲜马粪作酿热物,一般埋入7天后温度可上升到20℃左右,再经过40天,酿热温度还会保持在35℃以上。酿热温床简单易行,但发热量有限,产热前高后低,时间也短,且不易调节,耗用的酿热物多。

水汽热温床

把热水或蒸汽送入栽培床地表耕作土层下的散热管道中,通过管道同土层的热交换提高地温,管道中散热后的水可加热后循环使用。这种温床能够有效提高地温,进而提高室内气温。温度和供热时间易控制调节,它是现代温室中常采用的一种地温加温设施。水汽热温床的热源有煤、油、气、地热水、工业余热及太阳能等。温床中埋管间距、深度、管径、水温、流量等根据栽培作物的品种和栽培要求及温室内外的气温等条件,经计算确定。

太阳能蓄热温床

通过塑料棚或温室内安装的风机,将室内被太阳辐射加热了的空气吹入埋在作物栽培床下的管道中,经热交换,将热能暂时储存在管道和周围的土层中,到夜间或阴雨天,再将管道或蓄热土层中的部分热量通过风机抽气带入室内(图1)。它既可提高地温,又可提高室内气温。所用管道有瓦管、粘土砖砌管道、带通气小孔的塑料波纹管等。采用直径10厘米的瓦管,埋深50厘米,管间距70厘米,早春可将普通塑料大棚内地表以下15厘米处的地温提高约5℃,棚内最低气温平均提高约5℃,可以承受约48小时的阴雨雪天的低温,而不受冻害。这种设施同其他太阳能装置,不加其他热源则不能承受超过48小时以上较长时间的阴冷天气的影响。该设施在中国还处于试验阶段,在日本也只是作为一种节能的辅助设施。

图1 太阳能蓄热温床示意

电热温床

在栽培床土表下约10厘米深处埋设金属电热线,通电后,可提高栽培床的地温(图2)。常用在阳畦、塑料棚或温室的育苗温床内。温床内埋设的电热线的规格、长度、间距应根据不同地区、季节和作物对地温的要求选用,其功率一般在60~140瓦/米2,可将地温提高20~30℃。电热温床设施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于水汽热温床,供热稳定,易于控制、调节,但耗电量较大,约为0.1~0.2度/时·米2。在使用中注意保温、节电,安全用电。提高电热丝的重复使用。

图2 电热温床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