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珠江三角洲农业史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发育于古海湾内,由珠江主流和支流冲积而成的丘陵性三角洲平原。范围在今新会、高要、鹤山、三水、增城、东莞、深圳一线内。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南缘,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平原上河网众多,水系纷繁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发育于古海湾内,由珠江主流和支流冲积而成的丘陵性三角洲平原。范围在今新会、高要、鹤山、三水、增城、东莞、深圳一线内。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南缘,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平原上河网众多,水系纷繁,有发展农、林、牧、副、渔的优越条件。宋元以后逐渐发展为中国具有明显地区特点的重要农业区。

原始农业发展时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7000~8000年以前)就有原始居民在珠江古海湾之中的岛屿上生存。西樵山东麓的细石器遗存,年代大致相当于距今8000年或更早些,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器形是细石器。及所用剥离的石核,可制成嵌于骨、木上使用的用于渔猎活动的复合工具。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5000~7000年以前),古海湾岛屿上居民的渔猎活动范围扩大了,早期的农业活动逐渐萌发。西樵山周围的贝丘遗址数量增加。这些遗址以及香港的深湾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中虽还保留细石器,但出现了石割切器、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新的渔猎工具,尤其是出现了经琢打及用磨光工艺制成的斧、、凿等农业生产工具,以及夹砂陶、印纹陶为特征的陶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古海湾岛屿上居民的经济生活虽然仍以渔猎业为主,但农业的成分加大了。由于珠江古海湾处于局部退海期,河流冲积作用加强,三角洲平原的推进加快,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大,遗址数量骤增至200多处。遗址中普遍发现堆积层很厚的贝丘以及其他海上动物及陆上动物的遗骸。居民多定居在土墩、山岗,部分已迁至台地、平地,形成交往频繁的聚落群。生产工具中,细石器工艺已接近尾声,磨制农具大量出现,形成一套以有肩石器为代表,种类有磷、斧、凿、铲、刀以及新出现的镰、犁、磨盘、磨棒等工具。家畜驯养业开始出现,出土的家畜遗骸有猪骨。这一时期西樵山文化中渔猎业仍占较大比重,原始农业虽有较大发展仍未占主导地位,本区原始农业延续时间很长。秦以前仍停留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水平。

传统农业起步时期

秦汉之交,由于中原人口的迁入,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使本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形成的大片平原得到开发。铁制农具的使用始于秦代数十万戍卒及人民的南迁。秦尉赵佗建立南越国以后,与汉朝关市而取得“金铁、田器”。汉武帝灭南越国加强对本区的统治,逐步推广了铁犁和牛耕。广州及佛山汉墓中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铁犁、牛耕的水田模型。比较典型的是佛山澜石出土的东汉陶水田模型,上有收获、犁地、插秧的陶俑,表现了双季稻栽培中抢种、抢收的场面。该地区出土的汉墓中普遍发现炭化稻谷。表明汉代广州、佛山一带的水稻生产相当普遍,而且已使用了施肥、人工灌溉、育秧移栽等技术。但是先进农业挂术的传播长期局限于广州、佛山一带以及西、北江沿江流域。直到唐代该地区其他地方及广东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法,而且水稻生产并不占统治地位,旱地作物如块根块茎类的薯类、芋类,仍是重要的食物来源,野生植物及水产资源还是食物的补充。

自汉至唐,该地区其他主要的作物种类亦已具备。汉唐文献上记载本区主要水果有荔枝、龙眼、甘蕉、柑橘、三廉、枸橼、橄榄等。以荔枝最著名。荔枝的加工、保鲜、运输都有高超技术。西晋时代,包括该地区在内的交趾地区已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虫害,这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生物防治事例之一。汉唐该地区已有棉花栽培,但主要的纤维作物是苎麻、葛麻等。东汉时,广州一带甘蔗栽培较普遍,并有最早的蔗糖加工法,南朝时东莞茶山有茶叶栽培。汉唐文献记载该地区的蔬菜有芋、姜、蕹菜、树前、芥、宪菁、睡菜、水韭、慈姑、竹笋等,花卉有自外国传入的郁金、茉莉、指甲花,以及素馨花等。

汉唐时该地区的畜牧业中,猪、牛是主要食用家畜。广州及佛山汉墓中出土的陶猪,形状已具备华南猪的特征,出土陶牛也可看出南方水牛的特征。黄牛及马则从中原输入。汉代时广州、佛山的畜禽养殖种类还有鸡、鸭、鹅、羊等,并普遍采用圈养法,懂得利用禽畜粪便作肥料。汉代土著居民还饲养孔雀作食用,饲养鸬鹚捕鱼。淡水养殖中,唐代始有鲤鱼养殖的记载,西江沿岸山区还在稻田养殖草鱼以除草。汉唐时期该地区还出现了多化性蚕的养殖,但由于利用价值低,纤维植物资源丰富等原因而限于很小的规模。

汉唐时期,广州、佛山一带出现了先进的稻耕作法,富有热带、亚热带特色的农作物结构已经出现,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不同程度发展。但全区的水利建设落后,沿海低地平原开发缓慢,商品经济不够发达,人口稀疏也限制了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农业整体水平与中原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一时期有关岭南地理、民俗、物产的著作日见增多,反映出当时人对岭南农业资源、物产的认识日渐加深,对以后北方人口大规模迁入,推动该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传统农业初步发展时期

宋元时期,该地区人口增加、水利勃兴,农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南汉以后,由于西、北江改道,加快了出海口堆积,滩涂洲渚不断发育,改变了唐以前沉积缓慢的状况。宋代中原人口大批迁移到沿海的新生沙滩、岛丘进行垦辟。宋元时期平原上聚落密布,村镇大量涌现,人口日趋繁盛,该地区低地平原的开发大大加快,耕地大为增加。宋代平原的上部地区出现历史上最早的用于防潦的大堤围,如东江的东江堤,西江的金西围和桑园围、北江的罗格围等。宋代300年间筑堤28条,总堤长6.62万丈,捍卫田亩2.432万顷;元代近百年间筑堤34条,总堤长5.05万丈,捍卫田亩0.23万顷。这些堤围有固定河床、防潦、防潮、防咸、捍田、保护民居的作用。

水利的兴修,促进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在汉唐以来耕作水平就较高的广州、佛山一带,以及其他水利条件好,劳动人手足的老沙围田,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双季稻得到发展,产量大为提高。在常受潮水灌浸的沿海低沙田区,盛行“打秧而不耨草”的一造制,由于土地肥沃,产量也很高。宋元时期该地区是南方重要的产粮区之一。元代还有大米出口国外。

宋元时期该地区其他主要农作物有了发展。宋代棉花种植自粤闽向北方传播,在该地区也有较多栽培,但没发展成为占优势的纤维作物。该地区的甘蔗种植业很著名,所产蔗糖开始作为商品运销北方。宋代南迁人民带来的先进蚕业技术促进了该地区蚕业的发展,在聚落密布的南海县出现连片的桑树栽培。元代在增城、新会、清远、南海、东莞、番禺等县栽植桑树达数十万株。水果栽培以荔枝、龙眼、香蕉、大蕉、柑橘最著名。荔枝种植面积最广、品种最多,宋代在增城就有品种百余,还出现两种专门记载该地区荔枝的专书。西瓜在元初传入本区,种植普遍。蔬菜品种大为增加,仅元大德《南海志》记载就有60多种。苦瓜种植在全国记载最早。花卉自宋代海外贸易发展一直有新品种传入。

畜牧养殖方面,这一时期沙田水乡的养鸭业开始出现。鸡的养殖,以广州的斗鸡和潮鸡、翻毛鸡等品种见于记载。元代时,南海、新会等县出现较大规模的自给性鱼塘,开始饲养鲩、鲢、鳊、鲮四大家鱼,由水上居民在西江上捕捞供应鱼苗。宋代,在珠江口的东莞靖康一带出现文献记载最早的蚝类养殖,元代此地的蚝类开始成为大宗商品。

宋元时期,由于人口急剧增加,耕地面积迅速扩大,水利蓬勃发展,先进农业技术广泛传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及产量增加,部分经济作物开始成为商品,使该地区农业的整体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中原、江南的水平差距大为缩短,从而为明清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传统农业的全面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该地区平原开发速度加快,商品性农业兴起,形成有特色的农业技术体系。由于平原的扩展,明代该地区的范围比前扩大近一倍,清代主要大沙田区的基本轮廓已经具备。随河口堆积的加快,人工围垦活动频繁。明代不仅在已成之沙上开垦,还在未成之沙上种植禾本科植物加快淤积成田。清代主要在近海用木桩、石坝“筑海成田”,加快围垦速度。但耕地的发展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明末该地区人口比明初增加近一倍。清嘉庆年间又比康熙年间增加三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明清时该地区水灾频繁,水利问题更为迫切。明代堤围集中分布于西北江及支流上,所建堤围共22万丈,护田万顷以上。清代水灾加剧,堤围数量长度超过以前,堤围分布范围比明代增加一倍以上,并发展到沿海口门地带,以顺德县兴建最多。在堤围的修建方面积累了一套丰富的技术。堤围的兴建,不仅使村庄、农田免受潦害,对该地区作物种植制度和基塘区的扩大有重大影响。堤围的广泛兴修,使不少受潮汐影响很大的沙田变成可有效控制潮水进出的围田,双季稻更为普遍,并与其他作物轮种形成“稻稻麦”等多种形式的三熟制。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的该地区腹部平原,精耕细作的稻作技术趋向成熟,是广东稻耕作水平及亩产量最高的地方。明代嘉靖万历间,该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因经济作物的发展而不断减少,依靠省内其他地区及外省供应粮食,到鸦片战争以前开始依赖外洋大米。

堤围的广泛兴建有利于该地区富有特色的基塘式生产的发展。明中叶以后,南海、顺德等县利用低洼地大挖鱼塘,养殖四大家鱼,南海九江乡垄断了西江鱼苗捕捞权,一直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四大家鱼鱼苗养殖基地,为各鱼塘区供应鱼苗。鱼塘养鱼之外,还利用基面种植不同作物,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塘。明中叶最先在南海、顺德兴起果基鱼塘。明末清初代之而起的桑基鱼塘伴随蚕桑业不断发展,在清代成为占优势的基塘类型,扩展至顺德全境、南海大部,以至新会、香山部分沙围田区,形成华南最大的桑基鱼塘区。同时期桑基鱼塘不断完善,基上种桑,池塘养鱼,蚕屎喂鱼,桑叶喂蚕,池面养殖水生饲料喂猪,猪屎、塘泥以培桑,形成独特的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基与塘的建造技术也不断完善。除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以外,该地区还有稻基鱼塘、蔗基鱼塘、葵基鱼塘等基塘生产类型。

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该地区经济作物种植迅猛发展,形成各种不同的专业化的农业分布区域。由东莞、增城、番禺等县的‘甘蔗,东莞的香蕉,新会的蒲葵,南海西樵山的茶叶,各县荔枝、龙眼、柑橘、香蕉、大蕉等名果产区,以及橄榄、杨桃、黄皮、柿子、梨等水果的栽培,广州的西郊、花埭为花卉和蔬菜产区。特别是南海、顺德随基塘区扩展形成华南最大的蚕桑区。商品经济还促进了其他养殖业的发展。如沙田区的养鸭业、基塘区的养猪业、淡水鱼类养殖、珠江口还有广东沿海规模最大的贝类养殖业。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使农作物资源、畜禽资源日益丰富,形成各种作物栽培和畜禽养殖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不仅富有华南的地方特色,在某些方面还居于领先地位。如早在晋、唐文献中就见诸记载的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到明末清初,还发明了利用藤、竹搭成“蚁桥”的方法,使黄猄蚁来往于柑橘林中以扩大防治害虫面积及效果。大规模养鸭以防治沙田中虫害。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该地区是引进外来作物最早,传播最广的地区之一。东莞小捷,万历十年传人番薯,是中国最早传入及大规模种植番薯的地方。番薯在清初已成为仅次于大米的杂粮作物。玉米大致在嘉靖、万历年间传入该地区,但一直只作为副食及酿酒。烟草,崇祯年间传入恩平县,清代在新会、鹤山形成大片产区。小粒花生明末已传人,清乾隆以后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此外,该地区在嘉靖年间传入芒果,清初传入菠萝、番石榴、香木瓜及蔬菜、花卉品种等。

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该地区人口密集的城镇、墟市空前繁荣起来,形成各种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加工农副产品的各种手工业空前发达,清初农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该地区农业商品化的趋势以明中叶为起点,康雍时期超过明中叶,乾、嘉、道时期又超过清初。农业商品化程度足可与江南地区相比,标志着该地区一跃成为南方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明清该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