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珠江三角洲农田水利史

珠江三角洲的堤围和围垦发展史。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南部海湾,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等河流冲积而成,全洲地势低平,河流纵横,岛丘散布。筑堤围田是开拓农田、发展农业的主要水利手段。当地称这种工程设施,为堤围或基围。大致有三种,即河流沿岸的防洪堤围、滨海地带的防洪防潮堤围和海滩围垦的堤围。其发展的过程是从河流的上部渐及下部,由分散小围逐渐并成巩固的大围,由顶部河岸平原发展至滨海沙坦。

珠江三角洲的堤围和围垦发展史。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南部海湾,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等河流冲积而成,全洲地势低平,河流纵横,岛丘散布。筑堤围田是开拓农田、发展农业的主要水利手段。当地称这种工程设施,为堤围或基围。大致有三种,即河流沿岸的防洪堤围、滨海地带的防洪防潮堤围和海滩围垦的堤围。其发展的过程是从河流的上部渐及下部,由分散小围逐渐并成巩固的大围,由顶部河岸平原发展至滨海沙坦。堤围兴起较迟,但以后发展愈来愈快。

唐代时珠江三角洲已发育到外海、甘竹滩、马宁、桂州、沙湾、麻涌、道滘一线以上,为捍卫居民点和已垦农田,可能已筑有零星的堤围。宋代有了修筑堤围的正式记载,沿西、北、东三江干流两岸及支流筑有多条堤围。堤围分布以西江沿岸最多,有长利、赤顶、香鹅、金西、竹洞、腰古及桑园等围;其次是东江,有东江堤、牛过蓈堤和苏礼竜围;再次是北江,有村头、罗格围等。此外在海滩及岛屿上亦修筑有少量的防潮堤,如东莞咸潮堤、顺德扶宁堤及番禺黄阁石基等。以上堤围中,以桑园围和东江堤规模最大,堤长都达万余丈,捍卫农田几十万亩。发展到元末,三角洲共有堤围60多条,围垦农田200多万亩。元代所筑堤围集中分布于西江及高明河两岸,将原来分散隔断的宋代堤围,互相联接起来。元代所筑堤围的高度一般为1~1.5丈,比宋代高出1~2倍,技术要求更高。明代不仅沿河两岸的堤围进一步发展和加密,而且由于海滨沙滩浮露增多,围垦开始向海滨推进。由围垦“已成之沙”(老滩),发展到围垦“新成之沙”(新滩)。明代共筑成河岸堤围180多条,总长达22万多丈,围垦农田100万余亩;海涂围垦主要集中在中山县北部、新会县南部一带,其他番禹县南部和东莞县西部有少量围垦,围垦的面积亦达百万亩以上。由于海坦围垦的增多,河道洪水阻塞难消,土堤常被洪水冲坏,除加高培厚旧堤外,还把宋元两代所修土堤大多改砌成石坡,又改设石窦(涵闸)。清代堤围修筑由河岸平原迅速向滨海地区扩展,在三角洲河网地带的顺德、新会、中山、东莞等县地新筑堤围极多,海坦围垦发展速度也很迅速。清代以前堤围的分布还在潮莲、杏坛、良村、北滘一线以上,清乾隆后推进到磨刀门、鸡啼门、横门、蕉门和虎门等各大出海水道及口门一带。由围垦“新成之沙”扩展到“未成之沙”上,采用在沙滩上植芦种草促淤、人工筑坝聚沙和阻塞支河造田等方法加速围垦。据统计,乾隆十八年至同治年间共围垦滩涂13300余顷(其中韩江三角洲占小部分)。清代修筑的堤围总数已超过272条,围垦的面积比明代增加一倍以上。发展至近代,三角洲20多县围堤共长1400多公里,围田约900万亩。但是,由于三角洲淤涨的加快,出海水道大为延长,河流流速减缓,加上两岸堤围的束水作用,洪水水位不断抬高;又由于围垦缺乏统筹安排,肆行筑坝围垦,堤系零乱,壅遏水流,致使三角洲水患明显增加。曾采用限制围垦、拆毁有碍水道的石坝,及疏浚河道和修筑水闸等防除水患的措施,但收效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