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中国古代农书

近代实验农学和科学管理方法兴起以前,总结和记录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生产知识和经营管理的著作。中国古代农书的发展中国农业已有近万年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文字以后,才开始加以记述。最初只有甲骨文中的个别字句和《诗经》中的个别篇章,如“七月”、“无羊”、“信南山”、“甫田”、“大田”、“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述及。

近代实验农学和科学管理方法兴起以前,总结和记录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生产知识和经营管理的著作。

中国古代农书的发展

中国农业已有近万年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文字以后,才开始加以记述。最初只有甲骨文中的个别字句和《诗经》中的个别篇章,如“七月”、“无羊”、“信南山”、“甫田”、“大田”、“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述及。到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专门的农书。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农书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农业也从木石并用转入使用铁制农具和畜力耕作时期,同时还修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精耕细作技术也开始萌芽。与此同时,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提倡重农,诸子百家中也有农家学派,并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农书。在《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农书中“六国时”成书的有《神农》和《野老》两种;作者“不知何世”的有《宰氏》、《尹都尉》、《赵氏》、《王氏》等四种。虽然《史记》中说秦始皇焚书时曾保留“种树”(指作物种植)之书没有烧毁,但这些著作都已失传,保存下来的先秦农业文献;都是散见于先秦文献中的个别篇章。如《尚书》中的“禹贡”、“无逸”;《周礼》中的“大司徒”、“载师”、“遂人”、“草人”、“稻人”、“小虞”、“林衡”、“牧人”、“牛人”、“兽医”、“典丝”、“考工记”;《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小戴礼记》中的“月令”;《周书》中的“周月”、“时训”、“职方”;《管子》中的“四时”、“地员”;《商君书》中的“垦令”、“农战”;《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其中尤以最为突出,“上农”谈农本,其余三篇分述土地利用、土壤耕作、合理密植、中耕除草、不违农时等农业生产技术问题,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农业科学技术论文。四篇联合起来,已形成一个体系。它是先秦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同时又为中国的传统农业思想和精耕细作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农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汉承秦制,新兴的封建地主经济和政治制度获得了巩固和发展,使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铁犁、牛耕的推广成为可能。西汉初年、昭宣时期及东汉初期,曾经长时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较之战国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北方的精耕细作技术已逐步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总结和推广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

《汉书·艺文志》所载九种农书中指明是西汉农书的有《董安国》、《蔡葵》、《氾胜之》(见)三种,其余《尹都尉》、《赵氏》等也可能是由西汉时人所撰。西汉的农书尚有《神农教田相土耕种》、《种树藏果相蚕》、《相六畜》等数种;东汉的农书有王景《蚕织法》、崔寔。此外还有《月政畜牧栽种法》、《卜式养羊法》、《养猪法》、《陶朱公养鱼法》、《伯乐相马经》、《阙中铜马法》、《宁戚相牛经》、《王良相牛经》等,一般也认为是汉代的农书。但秦汉农书大部分都已失传,只有《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已有较可靠的辑佚本(《蔡葵》和《尹都尉》虽然也有辑本,但份量很少,且难置信)。

《氾胜之书》是汉代农书中最好的一种,原有18篇,现仅辑存3000余字。反映了西汉时期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四民月令》是月令类农书的首创和代表作。书中每月都有关于农事作业的安排,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得细致合理。有些内容,较《氾胜之书》又有所发展,如水稻的育秧移栽、树木的埋枝繁殖(压条)等都是历史上的首次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农书

这一时期虽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破坏。由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需要,也出现了一些农书。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大致有、《禁苑实录》、《田家历》、、《种植药法》、《相鸭经》、《相鸡经》、《相鹅经》、《相马经》、《疗马方》、《俞极治马经》、《治马经目》、《治马经图》、《马经孔穴图》、《杂撰马经》、《治马牛驼骡等经》等。此外,《齐民要术》中引用的《魏王花木志》和《家政法》也可能是这一时期的著作。但这些农书大都已经散失,只有《齐民要术》、《竹谱》和不见《隋志》著录的等数部流传至今。从上列的书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相马、治马的书相当多,这与当时西北游牧民族大举进入中原,以及战事频繁,急需军马的情况有关。

《齐民要术》是这一时期农书的杰出代表。它系统而周密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流域的旱地农业生产经验,涉及与农事活动有关的诸多部门,较之汉代农书,有多方面的进步。例如轮作方式的发展、绿肥作物的广泛采用、耕耙耢和中耕技术的讲究、种子田的设置、“本母子瓜”留种方法、果树嫁接法、繁殖法以及家畜的饲养管理经验、微生物发酵作用的利用等等,大部分都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第一手资料。《齐民要术》不仅是中国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最早农书,也是世界上早期农学名著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成熟,成为中国农学史上的里程碑,对以后的农学发展有重大影响。

隋唐两宋时期(581~1279)农书

这一时期经历过隋唐的统一、五代的分裂以及宋、辽、西夏和金的纷争局面。唐代前期实行,推行制度,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西北地区的官营畜牧业也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755~763)使北方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大批难民南迁,加速了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地区的转移。与此相适应,南方的精耕细作水田生产技术发展加快了,并已逐渐形成体系。这一时期出现的农书约有150余种,大致具有四方面的特点:①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出现了专以江南水田农业为对象的农书,如唐代陆龟蒙、宋代等。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以花、果、茶为中心的专业性农书明显增多,其中不少是开创性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宋代郑熊《广中荔枝谱》、韩彦直、欧阳修、周师厚、刘蒙《菊谱》、曾安止、王灼、赞宁、陈仁玉、陈翥《桐谱》、陈景沂等。茶叶专书有13种以上。这与当时饮茶风气盛行,以及和茶叶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③月令类农书特别多,从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唐代韦行规《保生月录》起,见于唐、宋史志著录的月令类农书,约有27种以上。④宋代还出现了这种以精美图像为主,配以农事诗歌的新型农书。这一时期的许多农书均已失传。流传至今的重要农书唐代有、宋代有陈旉《农书》、吴、韩彦直《橘录》、蔡襄、秦观和陈景沂《全芳备祖》等。

《四时纂要》是一部月令式农家杂录,虽然大部分内容录自《齐民要术》等前代农书,但技术成就上也有超过前代农书的地方,还新增了一些兽医方剂和采收野蜂蜜的记载。在唐代农书极少留存的情况下,这些记载更显得宝贵。

陈旉《农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谈论南方以种稻养蚕为主要内容的农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在农业技术和理论上却有不少创新。例如书中关于土地利用问题、土壤改良问题、肥料的积制和施用技术问题、南方水稻的耕作栽培技术问题,以至农场经营管理问题的论述,都出色地超过了前代农书。

《种艺必用》的最大特色和《分门琐碎录》一样,是突破了以往农书不收花卉的惯例,较详尽地记载了花卉栽培、盆栽和瓶花技艺。此外,书中还记载了不少特殊的嫁接组合,总结出果树重叠嫁接不但可以改善果实品质,而且还能导致种子向不育性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已经发明了印刷术,农书的流传较以往更为广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也更大。北宋天禧四年(1020),曾将《齐民要术》和《四时纂要》同时刊刻,颁发给地方行政官员宣传推广(即人们所说的北宋崇文院本)。至今仍残存有《齐民要术》的第五、第八两卷,珍藏于日本京都博物馆内,成为现存中国古代农书的最早刻本。

元明清时期(1279~1911)农书

这一时期,基本处于大一统的时期,且元、清两代处于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南方和北方之间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广泛交流,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为缓解人口激增耕地不足,除了与水争田,开垦山地之夕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显得特别重要。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分工也更加细密,蚕桑、果树、茶叶和某些经济作物发展迅速,有的还形成了集中产区。

本时期是农书创作的繁荣期,其原因有:①人口剧增,衣食问题更为突出,编写农书,总结和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已成为当务之急;②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编写农书已具备客观的条件;③明代中叶以后,盛行“经世致用”之学,不少学者都把农业生产作为“修、齐、治、平”的根本而予以重视;④印刷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已能进行活字和套版印刷,印书较以前方便。

这一时期农书的明显特点是:第一,由于全国统%因而出现的大型综合性农书,不论官纂的还是私人著述,如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大都包括了北方旱作和南方水田农业,成为全国性农书。而宋代以前的农书却往往局限于北方或南方。第二,地方性小农书增多,实用性增强。如明代专论嘉湖地区农业的《沈氏农书》和清代的、专论河北泽地农业的、专论江南早稻生产的《江南催耕课稻篇》以及等等,都是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经验写成的小农书,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专业性农书大量涌现,内容更加丰富。如蚕桑专书,多达180余种,其中85%以上,出现于清代中后期,大都是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生产指导书,这与当时蚕丝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专述花卉的著作也很多,其中尤以菊花为最,大部分是退居“林下”的失意文人之作;专述植物的著作有等,反映了人们对开发植物资源的高度重视;专述果树的有等;专述农作物的有、《江南催耕课稻编》、等;关于野菜和治蝗的专书也始见干这一时期,这与明清时期蝗害严重、饥荒频繁有关。野菜方面有、《野菜谱》、《野菜博录》等;治蝗方面有、《捕蝗要说》、等。在这些农书中,不乏高质量的上乘之作,其中较突出的综合性农书有元代司农司的、明代和清代官纂的。较著名的地方性农书有《沈氏农书》和《补农书》。较著名的兽医著作有和清代李南晖的《活兽慈舟》。

《农桑辑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纂农书,也是内容广泛,体系完整的综合性农书。它的主要贡献在于:

第一,书中所引资料都一一标明出处,而且严格依照时代顺序排列,使后人可以从中窥见宋元间黄河流域曾出现过《务本新书》、《士农必用》、《韩氏直说》、《农桑要旨》、《蚕桑直说》等已经失传的农书的内容。第二,对耙耢和中耕除草等北方耕作技术的论述更为精细和透彻,使人易于理解和掌握。第三,大力提倡种植棉花和苎麻,并对“风土不宜”之说,作了实事求是的反驳。第四,蚕桑部分非常突出,其内容之多和技术之精,均超过以往的农书。

王祯《农书》是第一部真正兼论南北的全国性农书。它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农器图谱”中收载了各种农业工具图270余幅,并有文字说明,第一次对中国传统农具作了系统的总结。其次是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如土地利用、嫁接技术以及肥料的积制和使用方法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农桑衣食撮要》是一部很好的农家月令书。形式上与《四民月令》、《四时纂要》相似,内容上却去掉了迷信的和与农业无关或关系甚少的项目,显得更加切实、通俗和简要。

《农政全书》是系统总结历代农业政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大型综合性农书。其主要特点和贡献是:第一,它首次把“农政”作为书中的首要组成部分,作了系统的论述。第二,它开始运用近代科学分析和研究农业生产上的某些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第三,它批评“唯风土论”的消极观点,积极提倡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推广。第四,它总结了不少代表当时农业科技先进水平的新内容。其中大部分是作者亲自试验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尤其值得珍视。

《元亨疗马集》是中国明代总结性的中兽医著作,内容广泛,问世三百年来,一直被视为民间兽医的范本。其中“七十二大病”更是喻氏兄弟实践经验的结晶,较之唐宋时期,已有明显的提高和发展。

《授时通考》是清代官修的文献汇编式的大型综合性农书。引录历代文献420余种,是农书中引录文献最多的一种。虽然没有增加当代的新内容,但它把引录的文献分门别类,一一注明出处,材料翔实,体例严谨,查检方便。

《授时通考》问世后,大型综合性农书的编纂结束了。地方性和专业性小农书,除蚕桑、花卉、治蝗、备荒等几项继续有所发展外,其他各项也渐衰退。大致到光绪年间《农学丛书》出来时,中国古代农书便基本上为近代农书所取代。

古代农书的类型

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综合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两大类。早期的农书多属综合性农书,这是古代农村和农民家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内部的进一步分工,各种专业性农书才渐渐多起来。综合性农书从体裁上还可以分为农业全书类、月令类和通书类三种类型。农业全书类是最基本的一种,其特点是按照广义农业的生产体系,分门别类,全面论述农业生产知识。历代的著名农书,如《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都属于这一类型(见彩图)。月令类农书的特点是以时系事,即按月或每月的上、中、下旬,安排各月的农事活动,有的还涉及农业经营和民间习俗。其优点是可以按时间顺序指导农业生产,缺点是技术性知识显得分散,难以作系统论述。《四民月令》、《农桑衣食撮要》、等属于这一类型。通书类农书实际上是农村的日用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还包括了相当分量的祈禳祭祀等活动项目,其中所载的农业生产技术往往切于实用而且具有特色。等均属这一类。专业性农书数量很多,涉及广泛。大致在三国以前已出现了相马、医马、相六畜、养羊、养鱼、蚕织、占候等类农书。晋唐间开始出现了花、竹、茶和农具等类农书。宋代是出现花果类专谱的盛期,兰、菊、牡丹、芍药、禾、菌、笋、桐、漆、荔枝、橘等许多专谱都出现于这一时期,有的还多达四五种以上。到了明清时期,则几乎无所不有了。其中尤以花卉、蚕桑、救荒(包括野菜、治蝗、荒政)等类为多。

此外,古代农书还可按著者的身份,分为官书和私人著述;按内容包括地区范围的大小,分为全国性农书和地区性农书。

古代农书的特色

首先,它记载了中国农民精耕细作的经验,内容丰富。在经验农学上所达到的成就,也为世人所公认。其次,历代骨干农书虽然均以广义农业为对象,但却始终反映出以“农桑为主”的思想。《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农桑经》等还直接以“农桑”名书,而清代官纂的《授时通考》则把农作物和蚕桑以外的果、蔬、经济林木以及畜牧兽医等类归入“农余门”,把棉、麻、葛等纤维作物归入“蚕桑门”内作“桑余”处理。都反映了“农桑”在中国古代农书中的特殊地位。第三,在各类专业性农书中,蚕桑、花卉和畜牧兽医类农书数量很多,占有突出的地位,而农具类农书却很少,往往排在末位(见表)。畜牧兽医类多为相马、医马著作,这与古代战争需用战马密切相关;蚕桑类农书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期以后,随着蚕丝对外贸易的发展而数量大增;花卉类农书则因在综合性农书中受到排斥,而多以专书的形式出现。农具类农书处于末位,这大概与中国的传统农具型制稳定,变化不大有关。第四,从地区上说,唐代以前的农书,多以黄河流域旱作农业为研究对象;记述江南水田生产技术的农书在唐代才开始出现,宋代以后逐渐增多,大致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状况相吻合。

中国古代专业性农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