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整地农具发展史

整地(包括耕地、把地和镇压等项作业)是为了给播种后种子的发芽、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整地农具的创新、改进体现了生产力的提高。原始农业阶段的整地工具最早的整地农具是木质的耒(南方山区也有用竹竿削成的)和耜。木耒适合于戳洞和挖松土壤,木耜则宜于翻耕和平整土壤。稍后又发明石耜和骨耜,较坚硬、耐磨损,因而提高工效。大约和石耜同时或稍后,又出现了石铲(见彩图)。

整地(包括耕地、把地和镇压等项作业)是为了给播种后种子的发芽、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整地农具的创新、改进体现了生产力的提高。

原始农业阶段的整地工具

最早的整地农具是木质的耒(南方山区也有用竹竿削成的)和耜。木耒适合于戳洞和挖松土壤,木耜则宜于翻耕和平整土壤。稍后又发明石耜和骨耜,较坚硬、耐磨损,因而提高工效。大约和石耜同时或稍后,又出现了石铲(见彩图)。石耜刃部尖锐,便于刺土翻松,石铲刃部平直,适合平整土地。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大多是石耜、石铲和骨耜。如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都出土很多石耜和石铲,距今8000年左右。在浙江省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和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也发现许多骨耜和木耜,距今7000年左右。大约在距今6000年左右,出现新式的整地农具——石锄、石䦆和鹿角锄。锄、䦆都是横向装柄的起土工具,使用时边挖土边向前进,和直装木柄边挖边退的石耜、石铲有明显区别。它特别适用于开垦土质较硬的土地。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原龙山文化和江南良渚文化的一些遗址中出土了体形扁薄,平面呈三角状,上有一孔至数孔的“石犁”。对于这些“石犁”的安装和使用方法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是用人力牵引,因发现的地点集中在江苏、浙江地区及河南的个别地方,且数量不多,说明尚未普遍使用,但其出现为后来的犁耕奠定了基础。

农业技术初步发展时期(商、西周)的整地农具

各地商、周墓葬和遗址中时有青铜制作的铲、䦆及锸出土,这些农具整地的工效大为提高。1990年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葬中还出土两件青铜犁铧,上面铸有花纹,可能禾是一般农田上使用的,而是“藉田”时的工具。此外,商周还可能使用一种碎土农具——。耰是用木头做成的榔头,其功用是播后覆种和将翻耕的土块敲碎磨平。这种农具在春秋战国文献中经常提到。它应是起源于夏商时期。

传统农业阶段初期(春秋、战国)的整地农具

这一时期整地农具的最大成就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从考古资料看,整地农具有铁制的耒、锸、犁铧、锄、䦆及多齿锄等。铁犁铧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整地工效,从此以后,耕犁成了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整地机械。铁䦆和多齿锄除适于深翻土地,还是开垦荒地、整治农田和兴修水利的利器。由于用途广泛,便于推广,曾长期沿用。

传统农业阶段中期(秦、汉至宋、元)的整地农具

汉代的牛耕更为普及,已从中原推广到西北边陲和江南、西南地区。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汉代的耕犁已有犁辕、犁箭、犁床、犁梢等部件,结构已基本定型。有用二牛牵引,也有用一牛牵引。耕犁的类型有两种,山东、江苏北部有犁床、犁梢连在一起的无床犁;陕西等地犁床、犁梢区分明显的典型框形犁(长床犁),这种犁对后世耕犁的影响最大。汉代新出现的整地农具有。耱是一根圆形粗木棍,中间安一长木辕,用牛拖动,可将已耕翻的土地耱碎磨平,它的整地质量要比用手工操作的耰高得多。

从东汉起经魏晋到南北朝时期,在中国黄河流域形成“耕—耙—耱”一整套以保墒防旱为主要内容的耕作措施(见)。畜力耙是在魏晋时期新出现的。从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壁画“耙地图”看,黄河流域旱地上使用的是丁字形耙,即一根长木辕拖一横木,在横木下装一排木齿(或铁齿),用牛拖动,将已犁过的土块耙碎,另有人字形耙,称之为“铁齿”。从广东省连县西晋永嘉六年(312)墓出土的耙田模型看,南方水田中的耙,其形状则是上有横把,两端有两木棍下接横木,横木下装有6个铁齿,用绳索套在牛肩上牵引,人以两手按之,与元明时期的耖类似。装有铁齿的人字耙,可能就是《齐民要术》所说的铁齿。《齐民要术》提到的耱地工具叫劳。从嘉峪关魏晋墓“耱地图”看,其形状和汉代的耱相同。《齐民要术》还提到另一种耱地工具叫解释为:即用细小树枝编制上压重物,用牛拖动将土压实。一般是用在耧车播种之后,用挞拖过“使垅满土实,苗易生也”,故亦可视为播种作业的辅助工具。

唐代整地农具的最大成就是曲辕犁的出现。据唐代陆龟蒙记载,当时江东地区的耕犁已有犁镵、犁壁、犁底(即犁床)、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犁盘等11个部件,其犁辕已变直辕为曲辕,淘汰了犁衡,使犁架变小,重量减轻,又用绳索牵引,从而节省动力,只要一头牛就可牵引,因回转灵活,又特别适合于南方水田和山地使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耕地的效率,中国犁耕至此已达完善地步,往后的发展是在此基础上的局部改进,已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唐代新出现的整地农具还有、碌碡。《耒耜经》:“爬(即耙)而后有碌碡焉,有焉。自爬至皆有齿,碌碡,觚棱而已,咸以木为之,坚而重者良。”即在耙田之后,用牛拖动木质的和碌碡搅细泥土,平整田面,只是带齿,而碌碡无齿而已。此外,唐代还发明了用人力操作的整地机械——人力耕地机。《旧唐书·良吏上·王方翼传》:“蜀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百姓赖焉。”《新唐书·王方翼传》也说他“张机键,力省而见功多,百姓顺赖”。明清的代耕架可能就是在此基础上改进的。

宋元时期的耕犁(特别是江南水田使用的犁)犁身有显著的变化,结构轻巧,减少了策额、压镵等部件,采用挂钩和软套,将犁身和服牛的工具分隔开,使用时更加灵活轻巧,“作止回旋,惟人所便”,耕犁发展到此已趋定型。为适应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需要,宋代出现了一种新式的耕田工具——。南宋楼《耕织图诗》中有“扶耖均泥滓”的诗句。耖是一种水田中将泥土耙细耙匀的农具,“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利齿。其齿比耙齿倍长且密,人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在水田中使用的其他辅助性的整地农具还有扒、等等,都是过去所没有的。此外在垦田工具中,宋元时期在江南地区还盛行,即四齿铁耙,“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渐地,以代耕垦,取其疏利。”在河南、河北一些缺乏耕牛的地区还推广过踏犁,“可代牛耕之功半,比䦆耕之功则倍。”

传统农业阶段后期(明、清)的整地农具

这一时期的整地农具基本上是继承宋元时期的成就,没有重大突破。但由于深耕技术的发展,清代中期陕西关中地区出现了一些适于深耕的大犁。“有用一犁二牛者,有用三牛、四牛者。”“有深耕尺余者,有甚深至二尺者。”还有一种专用于开荒的“坚重大犁,或二牛,或三牛以开之”。到了清代晚期,有些地方耕犁采用铁制犁辕而使结构发生变化,省去了支撑犁辕的犁箭,仅在犁梢中部挖一孔槽,用木楔来固定犁辕以调节深浅,使犁身结构简化而又不影响耕地的功效,是一种改进,至今仍被农民所沿用。此外在人力耕地机研制方面明代也有一些新成就。谈迂《枣林杂俎》记载明成化年间李衍在总督陕西时,因连年旱灾,缺乏耕畜,于是制造了坐犁、推犁、抬犁、抗活、肩犁等五种人力耕地工具,即“作木牛,取牛耕之耒耜,易制为五”,“可水耕,可山耕,可陆耕。或用二人,多则三人……一日可耕三四亩”。嘉靖年间欧阳必进在湖北勋阳府任官时曾制造”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力省而功倍,百姓赖焉”。明天启年间王徵在《新制诸器图说》又称《代耕架图说》中介绍他设计制作的“代耕架”,可“坐而用力,往来自如”,“业已试之有效也者”。代耕架是种利用杠杆原理用绳索绞动的人力耕地机械。清道光、咸丰时,马彦曾在西北及湖北制作并附图说推广,尽管没有能全面推广开来,但在中国整地机械发明史上还是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