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元代农业

元代(1271~1368)农业承袭金和两宋的成就,南北都继续有所发展,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蒙古地区的畜牧经济则有明显发展。发展概况蒙古族原以游牧为生,在辽、金时犹处于奴隶社会后期。在灭夏灭金过程中杀戮人口,抑良为奴,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成吉思汗占领了金的中部(今北京)之后,为增加税收,供应军需,采纳了契丹人耶律楚材建议,中原地区传统农业生产的格局才得以保持。

元代(1271~1368)农业承袭金和两宋的成就,南北都继续有所发展,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蒙古地区的畜牧经济则有明显发展。

发展概况

蒙古族原以游牧为生,在辽、金时犹处于奴隶社会后期。在灭夏灭金过程中杀戮人口,抑良为奴,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成吉思汗占领了金的中部(今北京)之后,为增加税收,供应军需,采纳了契丹人耶律楚材建议,中原地区传统农业生产的格局才得以保持。1251年蒙哥即汗位,派忽必烈治理漠南,随着蒙古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开始重视发展农业。及忽必烈即位,制定了发展农业的政策,提倡“地利毕兴”,鼓励蒙古人在牧养驼、马、牛、羊之外,广种庄稼,并在蒙古地区实行屯垦,提高了畜牧经济水平,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及灭南宋,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中国长期割裂的局面,在辽、金的开拓和两宋发展的基础上,南北交流,范围扩大,文化、经济都有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也有明显进步,著名的元代三部农书——都是南北兼顾,农桑畜牧并重,着重总结了辽、金和两宋以来的科技知识。其中《农桑辑要》为元朝政府官颁农书,忽必烈即位之初就颁发全国各地,号召“崇本抑末”。中统元年(1260)命各路宣抚司选通晓农事者任劝农官,至元七年(1270)建“司农司”,掌管农桑水利,考核主管农事的官吏。同年颁布“农桑条例”14条,其中关于农政者有村社制度,即在农村凡50家立一社,不及50家与邻村合为一社,人少地广处自相组织,选年高又通晓农事者为社长。村社组织为元代统治者强化控制人民的一种行政措施,客观上它对农业生产发挥了互相作用。北方农村还多结锄社,每10家为一社,共同劳动,轮流锄治各家田地,凶病困难之家,共力助之。又有督导农功的条例,如凡种田者立木牌于田边,上书某社某人,社长及时巡视督导,有游手好闲,致田荒芜,不听劝诫者,上报提点官责罚。同时还随风土所宜实行多种经营的条例,规定每丁每年种桑枣20株,或栽种杨柳等,种杂果者每丁10株,株数一律按成活者计算。各社均须种植苜蓿,以防饥年;有水源之地,凿池养鱼、鹅、鸭,栽种莲藕、鸡头、菱角、蒲華等。此外,还鼓励垦荒,实行屯田,减租,保护农田,禁止扰民,建立义仓,提倡互济自救等。这些措施,忽必烈时大致都是实行的。在他之后,成宗大德元年(1297)犹下令:征用劳役不得违误农时,十一年重申扰农禁令,然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阶级压迫日益沉重,生产不断遭受破坏,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元朝统治期间,曾在各地实行大规模屯田,兴修水利,促进了边疆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分裂局面的结束也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汇。元代传统农业已完全配套成系,农业技术更加精密细致,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棉花在南北方较为普遍推广种植,畜牧、桑蚕等多种经营均有较大发展。

农业工具

元代农具发展的历史水平,集中反映在王祯《农书》中。王祯发展了北宋曾之谨的作“农器图谱”,记述从使用以来的各种农器20个门类共250余种。至此,中国传统农具定型,并大致完备。其中有改旧,也有创新。耕作收获农具如耕盘、耧锄、粪耧、砘车、耘爪、推镰、芟麦器等,粮食加工器械如水碓、水砻、水磨、风磨、水轮三事、水击面箩等;灌溉工具如水转筒车、水转高车等,大都可以提高工效。耕盘俗称抬杆,首见于唐,宋代已出现挂钩,据王祯《农书》所载,犁盘以直木为之,盘上置钩环,连接软套,并与轭相连,相当于动力和农具之间的传动装置。从此,以盘和钩环为主要连接件的软套比较完善了。始见于元代的芟麦器由三个部件组成,收获小麦的效率较人力提高四五倍。推镰,是人力推行的刈麦器,割下的麦成行堆置,功效也较镰刀提高许多。再如耧锄,始见于金,元代河北平原普遍使用,一人一畜,每天可中耕20亩。粪耧,是在的基础上,添置下粪耧斗,播种时粪随种下,盖于种上,有效地改进了种肥施用方法,提高了播种质量。水轮三事,是水磨的发展,可磨,可砻,可碾。水击面箩,是以水力为动力的筛面粉的箩,它比此前的脚打面箩又提高了工效。高转筒车和水转筒车,是元代新出现的灌溉工具,前者用在“田高岸深”处,后者用于“流水岸侧欲用高水”时。元代不仅以水力为动力的粮食加工工具、灌溉工具有所发展,而且出现了以风力驱动的磨。

作物种植

元代赋役繁重,自耕农半自耕农耕地越多,即“梯山为田”,“复租税随之”。于是南北朝时形成的土地利用的指导思想——“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再度受到特别重视。一方面因地制宜,柜田、涂田、淤田、沙田等非平原土地,凡“听民耕垦自便”者,皆是“乐土另一方面认为“粪田胜买田”,“耕农之事,粪壤为急”、“惜粪如惜金”,强调多施粪壤改良土地,绿肥尤受到重视,种植绿豆、小豆、胡麻等作绿肥在“江淮迤北”,相当普遍。为准确地掌握农时,王祯创造“授时指掌活法之图”,使作物“生养之节不至差谬”。提倡区田,并进一步推行区田套种的经验,发展了间套复种技术。北方旱地耕作提出“耕深耙细”,以利“根土相着”,提高防旱抗旱性能。总结北方冬闲地的耕作应遵循“秋耕为主,春耕为辅”,“秋耕宜早”,“春耕宜迟”诸原则。创造了“套翻”耕地法,分“缴”耕犁。首次提出“栽木棉法”,指出种籽处理实行水选、催芽,以灰拌种和打顶、摘心的技术要求。

元代作物种类较前无太大变化,唯棉花推广大幅度调整着经济作物的结构。为推广种棉花并扩大作物交流范围,在政府颁布的《农桑辑要》中批驳“唯风土论”指出:凡是优良品类,都可能异地推广、交流,惟“种艺”须“得其法”。中国衣被原料,自远古以来以麻、葛、毛皮和丝制品为主,棉花在汉、唐只种植在边远兄弟民族地区,宋、元之间,分别由西域和中国的南部传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元代大力提倡种植,并在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设“木棉提举司”以征收棉布,每年约征10万匹。广大人民的衣被原料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蔬菜

元代始见胡萝卜、莴笋,四季萝卜已“在在有之”,萝卜、茄子的地位明显提高,而此前的一种主要蔬菜——葵的地位则下降了,《农桑辑要》引《务本新书》介绍许多茄子的优良品种和整枝打叶延长结果期的技术方法,也记述了许多萝卜品种。元代还开创了韭菜的软化栽培、阳畦栽培,以及菠菜贮藏,供“四时可用”的栽培方法。食用菌的培养,发明了人工接种的技术方法。

栽桑养蚕元代总结宋、金以来的经验,桑树的繁殖栽培和病虫防治等都有所创新,特别是嫁接,在认识上和技术上都有所突破,介绍了插接、劈接、靥接、搭接等的技术原则和方法,指出嫁接适期,以枝条上的新芽泛青时最佳。桑树品类,除荆桑和鲁桑外,南宋在杭嘉湖地区由鲁桑演变而成的湖桑,已后来居上。养蚕技术,《农桑辑要》总结金元经验,概括为“十体”、“三光”、“八宜”、“五广”、“三稀”等原则,养蚕工具已相当齐备。

家畜饲养

蒙古族原居草原,畜牧业十分发达,元朝建立后,在从蒙古草原至云南、贵州的辽阔地区内,设置14道牧地,官营养马业空前繁盛,但为防止汉人反抗,禁止民间养马,对北方民间养马业打击很大。民间猪、牛等饲养仍有发展。实行“三和一缴”饲喂法,以粗饲为主,精料分“三和”拌饲,逐步加多。首创发酵饲料,种植“易活耐旱”的马齿苋,以泔水等发酵,令酸黄,拌麸糠喂猪,省功易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