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魏晋南北朝农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传统农业在剧烈社会动乱中曲折前进,黄河流域旱农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更加完善,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农业生产和技术也有提高。发展概况东汉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达40余年,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在长期战乱中受到严重破坏,但各国都采取了一些恢复发展农业的措施。265年司马炎统一了全国,史称西晋。西晋初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传统农业在剧烈社会动乱中曲折前进,黄河流域旱农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更加完善,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农业生产和技术也有提高。

发展概况

东汉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达40余年,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在长期战乱中受到严重破坏,但各国都采取了一些恢复发展农业的措施。265年司马炎统一了全国,史称西晋。西晋初年,农业生产曾有所恢复和一定的发展。太康(280~289)年间“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然而西晋政府建立之初,就比较腐朽,它恢复了分封制度,维护地主豪强士族的利益,改魏的屯田制为占田制(见)的同时,颁布了荫佃客和荫食客制,允许士族使役奴隶。不久,“八王之乱”起,导致少数民族的奴隶主贵族先后入侵,中国的北部出现十六国混战局面。439年鲜卑族拓跋焘氏的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又分裂为东西魏,再演变为北齐、北周,统称北朝。由十六国到北朝期间,匈奴、鲜卑、羯、氐、羌诸族及汉族相互间,由冲突而融合,农牧交错,变化剧烈。传统农业在战乱中屡遭严重摧残。然而各个政权为巩固统治,准备战争,又往往采取加速封建化的步骤、积极增殖人口、发展生产的措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战争间隙又得以恢复和发展。317年,西晋被迫南渡偏安江左,史称东晋。之后相继建立宋、齐、梁、陈王朝,统称为南朝。东晋与南朝的政权代表士族地主的利益,江南土著士族与北方侨民士族集团各拥有大量佃客、荫户与奴婢。这期间,虽然也经历了侨民与土著间的斗争与认同过程,但相对较为安定。大量人口由北方源源流入,农业技术也随之引进,土地开发与生产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封建的农业经济日益发达,逐渐赶上黄河流域的水平。

农田水利

这一时期,荆扬二州和江淮地区发展较快。北方多修治旧有渠堰。陕西关中有前秦、西魏修治白渠和富平堰;北周开龙首渠,并在蒲州(永济县)引黄灌溉。邺地(今河北临泽)有战国时的漳水十二渠,晋魏时进行修建,名天井堰,东魏改建,名万金渠,北齐时叫天平渠。今河套地区有北魏道武帝登国九年(394)拓跋仪屯田于黄河北,“自五原至稒杨塞外”,引黄河水灌田;太平真君五年(444)刁雍镇守薄骨律(今灵武西南),修艾山渠;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渠灌溉。”幽州有曹魏嘉平二年(250)修戾陵堰及其渠道工程车箱渠,溉田四万余顷。魏孝明帝神龟二年(519)派卢文伟复修,北齐天统二年(566)幽州刺史解律羡再次扩大灌区;卢文伟还修督亢陂(在今涿县东南),北齐皇建时(560~561)再修,置屯田,年收稻粟数十万石。

淮河流域的水利设施多和屯田结合,曹魏时规模最大。早在建安五年(200)刘馥为扬州刺史,镇合肥,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堰、吴塘等。建安十四年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建安十九年庐江太守朱光屯皖(今安徽潜山县)大开稻田。及邓艾主持淮水流域屯田,水利建设达到高峰,正始二年(241)在淮河南北住军五六万人,大开屯田,广修水利。淮河下游苏北一带,在今宝应县筑塘49所,溉田4.2万顷。东晋在曲阿(江苏丹阳)筑新丰塘,溉田800余顷;在乌程(浙江吴兴)筑狄塘,溉田千顷;勾章(今浙江慈溪县)修复汉时旧堰,溉田300余顷。宋、齐、梁相继修治芍陂,溉田万顷。梁大同六年(540)改吴郡海虞县为常熟县,这一带塘浦圩田逐步形成,“岁常熟”。宋时,谢灵运求会稽回踵湖和始宁(浙江上虞县)休皇湖作湖田,孔灵符奏迁徙山阴县(绍兴)贫民到余姚、、鄞三县开垦湖田;这些湖区或作堰溉田,或泄水成田。南朝时太湖流域,特别是会稽郡,已是富饶之区,“膏腴土地,亩直一金”。

农具

这一时期农具的特点是旱地作业工具基本完备。作为耕地工具的犁,除二牛抬杠式外,独牛拉犁南北朝之后已逐渐占主导地位。短辕犁出现,名曰蔚犁,其结构和性能都较长辕犁有所提高,适宜山涧、河旁、高阜、谷地使用。畜力耙始见于魏晋时,南北朝时的“铁齿楱”,即人字形铁齿耙。由西汉的“摩田器”发展而来,《齐民要术》作“劳”,为碎土、平地工具。

覆土工具出现和批契,前者畜力牵引,后者和配合使用。窍瓠就是点葫芦,一种点播器,始见于《齐民要术》。中耕工具出现和耩,都可畜力牵引,禾苗稍大时使用。锋可浅耕保墒,又可用于灭茬;耩有中耕培土作用。“陆轴”为镇压、碎土和碾场脱粒工具,首见于南北朝。唐陆龟蒙名曰:“碌碡”。这一时期谷物加工工具空前完备。有畜力连磨、舂车、磨车、连机碓、碾、水力碾磨等。此外,水田用的“耖耙”见于广东连县晋墓出土文物中,这座墓葬时在永嘉四年(310)和永嘉六年,而耖耙的文字记载则迟至赵宋时。

作物栽培

大田作物仍以粮食为主。南方除水稻外,麻、麦、菽、粟,特别是菽、麦,亦广为种植。高粱的明确记录出现于晋代,称作木稷、蜀黍。染料作物除蓝、红蓝花(茜)、栀子外,紫草南北朝时见于种植。油料作物荏、苏、胡麻,东汉首先种植,南北朝时已是重要的大田作物,芜菁当时也兼作油料作物种植。榨取植物油,西晋时首见,南北朝时有荏油、胡麻油、麻子油的记述;纤维作物,北方仍以桑、麻为主,南方已广栽苎麻,南朝宋元嘉二十一年(444)诏:“诸州郡……播殖蚕桑麻苎。”棉花种植,新疆民丰县东汉墓遗存有蓝白印花布,是已知中国西北最早出土的棉织物,首见于文献的为《梁书·西北诸戎传》所记高昌国(今吐鲁番)的“白叠子”。西南地区,《华阳国志》记载哀牢夷(今云南保山一带)有“桐华布”,晋左思《蜀都赋》记:永昌有“橦花布”,梧桐木、橦树,均为多年生木棉。永昌郡一带,大致汉代已利用木棉织布了。东南,《梁书·武帝纪》记载:梁武帝曾使用木棉皂帐,一般认为这是闽广的出产。

作物生产技术集中体现于贾思勰。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农学巨著,它总结了秦汉以来的农学知识和生产经验,特别是以蓄水保墒为中心的旱农耕作技术体系,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主要成就:①提出了耕—耙—耱旱农土壤耕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从播前整地到播种后的耕作,主要以“和土”培肥为直接目的。耕地适期,春耕、夏耕、秋耕均以土壤“燥湿得所”为准,不过春季耕翻,要随即耙耱,秋耕须等表土发白时。耕作程式,第一次提出浅—深—浅,夏耕(实指夏闲地耕作)这样要求,秋耕或冬耕与春耕(实指冬闲地耕作)亦如此。耕作方法,要求“犁欲廉,劳欲再”。春季播种,常地墒不足,则利用挞或碾以提墒和保墒。播种后的田间管理,关键是保墒抗旱,主要措施是中耕锄地,“锄不厌数”,“锄头三寸泽”是当时流传的农谚。②实行合理轮作。广泛采用豆科作物参加轮作,茬口称作“底”,区分为“上、中、下”三等,指出:谷、稻、麻等不宜连作,大、小麦以歇茬为好;桑豆混作、菜粮间作、蔬菜套种有互补作用。绿肥栽培亦加入轮作序列。加之这一时期施肥量的增加,黄河流域用地养地的水平提高了。江南地区,南朝宋时,今湖南永兴地区有三熟稻的记载;东晋时九真地区有双季稻种植,《广志》记有再生稻。③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空前完备。播种环节尤为重视,实行了测定种子发芽力、清水选种、晒种、浸种催芽等种子处理措施,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法,根据气候状况及土壤条件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④病虫害防治出现生物防治法。利用黄蚶蚁或黄猄蚁防治柑桔虫害;农业防治,利用倒茬,或品种特性,或放火烧虫卵等,预防病虫为害药物防治,以盐水淘种防治“瓜笼”;诱杀法,以牛羊骨带髓者,置瓜种左右,诱杀蚂蚁。⑤开创了选种与良种繁育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实行单穗选,混合选种,设置留种地。

蔬菜作物中,瓜、葵、芜菁在北方实行规模经营,是商品生产的主栽品类,城郊良田种三十亩葵或一顷芜菁,其收益“胜作十顷谷田”。瓜田内要开双行车道,以便于运输,足见规模之大。由“葑”演变而来的栽培种“菘”(即白菜),南北朝时已是江南地区的重要蔬菜。水生蔬菜蓴(莼菜)、藕、芡、菱等南朝已广泛栽培,魏晋时蓴已和茭白并称为江南名菜。《齐民要术》还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枣、李、桃、柰梅、杏、梨、栗、林檎、柿、安石榴、木瓜、花椒、杜梨等栽培技术和果树的熏烟防霜、梨树嫁接,以及枣树疏花、葡萄棚架栽培和埋条越冬法等。

畜牧及其他农副业

《齐民要术》首次以大量篇幅系统记述了牛、马、驴、骡、羊、猪、鸡、鹅、鸭等的放牧、.饲养、繁殖、选育、疫病防治以及相畜术,提出“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的使役和饲养原则,开创了三刍、三饮的喂草、饮水方法,猪的限制运动、加喂混合饲料的育肥法,以及猪、羊阉割催肥技术等。

蚕桑业,在南方发展较快。南朝时,已经利用低温控制蚕卵化性,有“永嘉八辈蚕”的记载。蚕开始实行良种选育,选取蚕蔟中层的茧生蛾下蚁。发明了盐渍杀蛹储茧法,提高了缫丝质量。桑树品种开始有荆桑、鲁桑之别。此外人工养蜂利用蜜蜡也开始于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