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天地人三才说

历代的农学家和思想家在农业生产中没有不倡导天地人“三才”理论和重视人力作用的。自春秋战国以来,人们对天时采取的顺应态度始终没有多大变化,而对待土地的态度却积极得多,因为地较易掌握。春秋战国时已有人力可以改变土壤肥力的看法,陈旉提出的对土地的两点看法更为杰出,说土壤虽有多种多样,好坏不一,但只要治理得合适,都能够长好庄稼。另外则说,土壤可以经常保持“新壮”(见)。

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之一。着重论述农业生产中天、地、人诸因素的作用和它们的变化与关系。中国最迟在春秋时期就产生了“三才”观念。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易经·十翼》中,如“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战国时期,“三才”已成为“天时”、“地利”、“人和”比较具体的概念,是当时较流行的哲学思想之一,常被人们作为指导思想运用于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当时的农学家兼思想家们也于此时开始用“三才”思想来解释和指导农业生产。

《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就是对农业生产中生物有机体(稼)与人和环境(天和地)之间辩证关系的朴素概括。这里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区分为“天”和“地”两大类。所谓“天”,主要指气候条件。这一条件人们很难加以改变,只能了解、顺应、利用它,不失时机地进行耕作、播种、管理和收获。“审时”篇中对作物生长依赖于天时的关系作了较细致的阐述。所谓“地”,包括水、土、植被等条件,中心是土壤。《吕氏春秋·任地》认为“地可使肥,又可使瘠”,即土壤肥力是可以变化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们对于农业环境就不再是被动和无能为力的了。人们通过劳动,进行耕作、施肥等措施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肥力状况,把不利的土地环境改造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土地环境。在这过程中,同时也部分地克服了天时条件中的不利因素,如通过精耕细作和合理的农田结构可以防止或缓解旱涝的危害等。阐释的“天、地、人”三大因素的关系,把“人”的因素放在了首位。

战国以后,随着农业生产实践和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们对“天、地、人”三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认识不断向纵深发展。西汉《淮南子·主术训》:“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明确地提出“人力”,它反映了对人工劳动的重视,改造自然的意识增强。“种谷”中总结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在尊重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成为贯穿该书始终的指导思想。提出“在耕稼,盗天地之时利”;提出了“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明代的丘浚则说:“世间之物,虽生于天地,然必资以人力,而能成其用。”清代杨屾在《知本提纲》中说:“天畀以时,地产以利,人如乘时力取,自然来亨可致。”反映出历代的农学家和思想家在农业生产中没有不倡导天地人“三才”理论和重视人力作用的。

自春秋战国以来,人们对天时采取的顺应态度始终没有多大变化,而对待土地的态度却积极得多,因为地较易掌握。春秋战国时已有人力可以改变土壤肥力的看法,陈旉提出的对土地的两点看法更为杰出,说土壤虽有多种多样,好坏不一,但只要治理得合适,都能够长好庄稼。另外则说,土壤可以经常保持“新壮”(见)。邱浚说:“土性虽有宜不宜,人力亦有至不至。人力之至,亦或可以胜天,况地乎!”在这些朴素唯物辩证观点指导下,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用土、改土、养土和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土地的办法。农业生产中“三才”理论对中国优良传统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