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宋代农业

宋代(960~1279)中国再度重新统一,农业经济重心完成了历史性的转移。南方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形成,地主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制度也获得新发展。

宋代(960~1279)中国再度重新统一,农业经济重心完成了历史性的转移。南方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形成,地主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制度也获得新发展。

农业概况

北宋建国之初,在后周农业生产体制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方针,鼓励农业广植桑蚕,垦辟荒田;奖励县令佐招徕流民,劝课农桑;规定地方官兼理农事的职责,州设劝农使,县置农师,时常以的形式推广生产经验,推动南北作物交流,发展经济作物等。劝农文的盛行,加以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书的刊刻流行,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农书。真宗(998~1022)时社会比较安定,政府提倡南北作物交流,加快了江南耕作制的定型,改善了北方作物构成,提高了精耕细作的水平。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农业空前兴旺。活跃的农业经济为北宋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作出重大贡献。南宋时,北方人口又一次大批南迁,南北大交流,促进了江南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迅速完成。江南农业,一方面广辟土地,与水争田,向山要地;另一方面重视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发扬精耕细作的传统,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太湖地区亩产量达到2.5石米,比唐代南方水稻产量有较大提高。

农田水利

宋代农田水利工程以中小型为主,发展重点转向南方。太宗(976~997)在宋辽交界的淀泊、凹陷地带(今白洋淀、文安洼等地),筑堤修堰,蓄水种稻,以“实边廪”、“限戎马”。这项工程推动了海河流域的开发,奠定了该地种植水稻的基础,到北宋后期又逐渐湮废。仁宗(1023~1063)时,整治南阳包信臣渠,扩大了灌溉面积。神宗实行新法,于熙宁二年(1069)建立“淤田司”,王安石制定“淤田法”,在黄河中下游各支流“引浊灌淤”,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俱得其利,淤灌面积达645万亩,改良了大片盐碱地,原收谷5~7斗的田地,淤灌后“新收至三四石”。熙宁八年,在福建蒲田建成木兰陂,溉田万余顷。徽宗大观二年(1108),大规模整治关中三白渠,改称丰利渠,溉泾阳等七县田3.5万顷。宋室南渡后,汉中曾是西北抗金的后勤基地,孝宗(1163~1189)时,大规模整治山河堰,溉田由8万亩增至23万亩。江南水利,重点在江浙,一般是浚河、筑堤、修堰,建闸等中小型工程,除政府兴办外,民间也自建一些小型陂塘,潴蓄雨水,调节旱涝。

太湖地区的塘浦圩田,宋代也进行了一些整治,然而由于政府强调漕运便利,不惜破坏吴越以来形成的塘浦圩田系统,虽先后经范仲淹、郑亶、赵霖主持整治,都收效甚微,或功败垂成。

江南围湖造田之风盛行,真宗咸平(998~1003)间,有些形势户就时常“盗湖为田”,仁宗时逐渐发展,政和间(1111~1118)政府实行出租湖泊,以增加岁收,于是废湖为田之风益盛,到南宋初,围湖为田已遍及东南。孝宗为了解决围湖造成的水旱灾害,改善政府财政状况,屡下诏旨,废田还湖,但因强宗大姓阻挠,围湖为田,与水争地之风未尝稍息,东南有名的湖泊,甚至是修建不久的木兰陂都遭围垦,不仅招致生态破坏,水旱灾害更日甚一日。

宋代,在江南除与水争田外,还兴起向山要地,所以迅速发展。

作物种植

宋真宗提倡江南杂种粟、麦、黍、豆,北方有水源之地广种水稻,全国作物结构发生了一次很大变化。这个变化改变了汉唐以来全国粮食作物以粟、麦为主,油料作物独有芝麻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以稻、麦为粮食主体,油菜与芝麻并列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几种重要作物的种植范围和利用效率提高。水稻种植的品种已相当丰富,而适应性强、成熟早的占城稻的引种推广,尤为水稻种植的扩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油菜,古称芸薹,也叫胡菜,长期作叶菜用,北宋用以榨油始改称油菜,而且菜油“入蔬清香,造烛甚明……饼饲猪易肥……壅苗甚茂”,成为继芝麻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宋代政府规定江南佃农只交种稻地租,种麦之利独归客户,因之麦类不仅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也扩展到岭南,南宋种植尤盛,绍兴初,江南“竞种春稼(麦、豆、油菜等),极目不减淮北”。

这些作物的发展变化和江南的进一步开发,推动了长江流域稻麦两熟制的形成。这时江南的农业结构基本是稻、麦(或油料,或豆类)两熟;旱地,或麦和粟、豆、麻、蔬等轮种,或广植桑树,发展养蚕、养羊等副业,形成以农为主、蚕桑为副,农、牧、副、渔并举的综合经济。这种经济体系于南宋形成,太湖地区发展尤快。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农业结构则比较简单:作物种植以麦、粟为主,杂以豆、麻、染料或油料作物等;有条件的农户兼营必需的牲畜和少量家禽,农业经济远不如江南。

南方稻区技术体系萌芽于魏晋,渐长于隋唐五代,确立于南宋之初。冬闲地的整地要根据土宜,或干耕晒垡,或干耕冻垡,或“平耕而深浸”,以促进土壤熟化;冬季复种豆、麦、菜、茹的田块,一般开沟作垄,整治时则“平沟畎,蓄水深耕”。人们已认识到“善其根苗”的重要性,形成了整治秧田、培育壮秧的完整技术;开创了耘田、烤田新技术,并迅速得到发展。

在土壤理论方面提出,是战国以来土壤肥瘠可以转化思想的发展。培肥土壤的方法是以粪治为主,辅以调整作物种植。提出了“用粪犹如用药”的观点,强调追肥(“托腰”)必须密切配合禾苗生长发育时期,基肥(“垫底”)务求充足。新增肥料种类有麻油饼,时称“麻枯”;有名“火粪”者,将扫除的各种废弃物“积而焚之”;有熏土造肥者,将腐草败叶、“枯朽核荚”就地遍布烧之,名曰“暖肥”;有罱河泥为肥,名曰“泥肥”;还有施用石灰者,用以改良“下田水冷之地”,即冷浸田。

害虫防治已积累了不少新经验。如治蝗,首次采取了消灭蝗卵的办法;治白蚁,洒布桐油;利用黄猄蚁嗜脂习性以猪羊膀胱收蚁贩卖。此外,还有以石灰、白敛、芫花、百部、硫磺等治虫者。首次发现了粘虫的天敌,俗称“傍不肯”。

果蔬花卉此时随着城市繁荣,商品生产有所发展,集中产区和著名产地应运而生。白菜(菘)已普遍种植,扬州“大者重十五斤,小者不下八九斤”。南宋时,杭州是黄芽菜、薹心菜的著名产地。丝瓜纳入蔬菜行列,绿豆芽作为蔬中佳品,都始于宋。果树中的柑橘、荔枝,出现了许多著名品种,商品生产已具有相当规模,特别是福州的荔枝,每年“水浮陆转,以入京师”,甚至转运到国外。花卉在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都有规模不小的花市,买卖兴旺;洛阳、成都的牡丹、扬州的芍药,都是当时的名产,培育出许多著名品种;产生了,促进提前开花,创造了“谷板”和“种生”技术,制作近似现代的盆景和树桩盆景,到元代又产生了微型盆景,时称“些子景”。

畜禽养殖及其他农副业生产

小农经济发展使耕牛受到空前重视,其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在中总结了许多经验。湖羊,其祖先是蒙古羊,在太湖地区长期驯化而成,宋代称“胡羊”,明清始培育定型,犹称“吴羊”。鸭子人工孵化、鹅人工换羽、白蜡虫放养技术等,都创始于宋代。养蜂,虽然魏晋时已见记述,但是系统记述蜂的生活史到养殖、割蜜,宋代始见。

黄河流域蚕桑业因受战乱破坏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南方蚕桑业有较大发展,南宋时太湖地区的蚕桑业尤盛。当时名曰“青桑”、“白桑”者,就是湖桑的前身,桑树嫁接已流行在浙江吉安一带;养蚕技术,实行了在低温中锻炼蚕卵的方法:“铺蚕种于雪中,令雪压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