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水仙栽培史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是中国古代冬春季节观赏的球根花卉。一名中国水仙,又名雅蒜、天葱、俪兰、姚女花、女星、女史花等。水仙成为花名,见于宋人诗句。提到水仙此时已有金盏银台之称。嘉泰《会稽志》则提到浙江山阴此花有两种:单瓣者称金盏银台;重瓣者称水仙,后人称之为玉玲珑。明清时期,水仙栽培逐渐普及。江南一带,几乎处处有之。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是中国古代冬春季节观赏的球根花卉。一名中国水仙,又名雅蒜、天葱、俪兰、姚女花、女星、女史花等。

水仙成为花名,见于宋人诗句。提到水仙此时已有金盏银台之称。嘉泰《会稽志》则提到浙江山阴此花有两种:单瓣者称金盏银台;重瓣者称水仙,后人称之为玉玲珑。明清时期,水仙栽培逐渐普及。江南一带,几乎处处有之。杭州近江处,园丁种之成林;嘉定所产水仙,短叶高花,被认为是最佳品种。苏州一带,花农栽培水仙出售。成熟鳞茎经沙水栽种,不久即可开花,但次年因植株内部养分耗尽,不再出现花梃,故必须年年购买,从而促使水仙商品生产的发展。在福建漳州以及泉州等地,水仙栽培尤为著名。到了清代,水仙传到了北京,草桥圃人将鳞茎切削后出售,使茎叶生长如同蟹爪,屈曲横蟠,十分可爱。

《格物粗谈》始有水仙栽培技术的记载,为了使水仙株型美观,当鳞茎腋芽萌动,初起叶时,以砖压之,不令即透,便可防止花隐叶内。则详尽介绍其法,五月初把水仙头挖出,晒干,拌湿土,悬挂保存。八月取下,瓣瓣分开,用猪粪拌土植之,以扩大繁殖,种后不可缺水,并注意防寒越冬;至于成熟鳞茎,当选出后,囊之以纱,悬梁间通风处,以后可分批种植,以调节花期的先后。

唐代可能从西方传入西洋水仙。《酉阳杂俎》载:“捺祗,出拂林国。苗长三四尺,根大如鸭卵,叶似蒜叶。中心抽条甚长,茎端有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不结子。其草冬生夏死。”唐时称东罗马帝国为拂林国,“捺祗”是希腊语水仙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