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收藏  点赞 

农田水利史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几千年的农田水利的兴废,在中国农业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农田水利开发最早,然后向淮河流域及江南发展。隋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农田水利发展迅速,超过了北方。以沟洫水利为主的起始期传说在治理洪水时大力兴修,并在卑湿的地区推广植稻。商代的甲骨文中,有表示田间沟渠的文字。到周代,和配合的沟洫工程已比较系统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几千年的农田水利的兴废,在中国农业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黄河流域农田水利开发最早,然后向淮河流域及江南发展。隋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农田水利发展迅速,超过了北方。

以沟洫水利为主的起始期

传说在治理洪水时大力兴修,并在卑湿的地区推广植稻。商代的甲骨文中,有表示田间沟渠的文字。到周代,和配合的沟洫工程已比较系统了。据《周礼》“稻人”、“遂人”和“考工记·匠人”记载,当时沟洫大致分为浍、洫、沟、遂、甽等级,有的还建了蓄水的陂塘,形成有蓄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时子驷、子产先后在郑国,子路在蒲国执政时都兴建过沟洫工程。

春秋时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水利工程的规模有了扩大。如楚庄王时,孙叔敖主持在今河南固始东南,“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这是引今史灌河的灌溉工程;不久在今安徽寿县又建成了大型蓄水灌溉工程芍陂(一说子思造芍陂,约后于孙叔敖300多年)。公元前548年楚国还“数疆潦、规偃潴、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根据地形条件兴修陂塘、渠道等不同水利工程。此期,华北地区利用井水溉田也见于记载,由抱瓮而灌发展到桔槔提水。

以北方灌溉渠系为主的发展期

战国至西汉时,随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农田水利建设迅速发展,建成了不少大型灌溉渠系。战国时以魏国和秦国成效最大。秦在西蜀、关中先后创建了都江堰(见图1)和郑国渠两大灌溉工程,使这两个地区成为“天府”和“沃野”之地。魏国于战国初年在邺地修建漳水十二渠(见图2),邺地由此富庶起来。此外,战国时已有许多河、湖水源被用于灌溉。《周礼·职方氏》中把全国分为九大州,指出了各州主要的灌溉水源:扬州有“五湖”(太湖流域的湖泊群),荆州有“颍湛”(涢水和沮漳河),豫州有“波溠”(约汝水和唐白河),青州有“沂沭”(沂水和沭水),兖州有“卢维”(漯水和汶水),雍州有“渭洛”(渭水和洛水),幽州有“甾时”(淄水和时水),冀州有“汾潞”(汾水和浊漳河),并州有“涞易”(涞水和易水),这些河湖流域当时都形成了一些灌区。并指出除雍、冀二州外,其余七州都宜种稻。

图1 都江堰

图2 引漳十二渠

西汉时兴修的农田灌溉工程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其次为西北地区。西汉修建的著名渠道有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渠、灵轵渠和蒙茏渠等,分别引渭河及其支流泾、洛等水进行灌溉。与关中隔河之地的山西东南部,汉武帝时也建有引黄河和汾水的灌溉工程。在西北地区,汉代采取移民开垦及军事屯田来进行开发。其中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在今山西西北部、内蒙古和宁夏河套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就有60万兵士从事屯垦,引河流及川谷水灌溉。在今新疆的轮台、沙雅、若羌、库尔勒、吐鲁番等地及青海的湟水流域都实行屯田,屯区多建有灌溉渠系。此外,汝南、九江郡引淮水,东海郡引巨定泽水,泰山下引汶水的灌区“灌田各万余顷”。山东的潍水灌区和河北冶河的太白渠灌区也建于西汉。

战国至西汉时期,多种灌溉工程形式相继兴起,除渠系引水工程外,还有陂塘蓄水、陂渠串联、凿井等工程形式。陂塘多分布在淮河、汉水流域一带。最早的陂渠串联是战国时在襄阳建成的白起渠,它从汉水支流蛮河开渠引水,将沿途的大小陂塘串联起来。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在今唐白河流域修建多处陂塘,其中六门陂下联29个陂塘。西汉时汝南地区的鸿隙陂也是这种形式。此时期井灌已用于大田作物灌溉,新疆利用地下泉水的独特工程坎儿井,有人认为也创建于西汉。

这时期在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水利理论方面也作了初步的探讨。如《管子》中描述了水流运动时的水力现象,提出了明渠、排水沟和堤防的设计要求,对选择施工季节、筑堤材料等都有较深刻的阐述。

以江淮流域陂塘为主的发展期

三国、东晋和南北朝时黄河海河流域战乱频繁,农田水利的重点移向江淮流域,并向江淮以南发展。淮河流域多丘陵,陂塘水利在以往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东汉时汝南太守鲍昱何敞先后修理旧有陂塘,张禹在今安徽泗县东南建蒲阳陂,王景和许杨分别对著名的芍陂和鸿隙陂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工作。曹魏为军事需要在淮河流域大量屯田,兴修陂塘。《水经注》中记载淮河流域的100多个陂塘,大部分为东汉、曹魏时所建。长江下游的扬、镇、宁地区也多丘陵,这时兴修的塘堰,东汉有马棱、陈登在扬州相继兴复陂湖的记载,扬州五塘也创建于这时期。六朝时建康(今南京)附近修建的塘堰,有句容赤山塘,灌田万顷。晋代在丹阳修建的练塘和新丰塘,溉田都有数百顷。在毗邻的钱塘江流域,东汉永和五年(140)马臻修建绍兴鉴湖,溉田9000余顷。30多年后,陈浑又在余杭造南湖。在长江中游,除南阳、襄阳地区多次修治陂堰扩大了灌溉面积外,这时在南昌、武昌、安陆、江陵、松滋和常德等地,也都建有农田水利工程。如安陆一带就有“陂池沃衍”之称。长江上游,如王莽时文齐在云南昭通、滇池曾修造过陂池,在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也都有汉代陂池模型出土。这时期长江下游的圩田,尤其在太湖流域和安徽沿江地区,也有明显发展。

北方地区这一时期水利修建较少,但东汉、曹魏对华北水利还较为重视。东汉初年在狐奴(今北京顺义东北)引潮白河水种稻田8000余顷;元初二年(115),扩建漳水渠,同年又修理华北各地旧渠。曹魏修复漳水渠,改称天井堰,又改建引沁渠口枋口堰。嘉平二年(250),在永定河上建戾陵堰,这是开发永定河水利的大型灌溉工程。其他在关中、河西走廊、宁夏、辽东和内蒙古河套地区也有一些修复工程,以北魏在宁夏黄河西岸修建的艾山渠规模最大。黄淮海地区地势平坦,这时期水灾特别多,西晋时束皙、杜预、北魏时崔楷分别提出了治理豫北、淮泗流域和冀东南地区涝灾的建议,并有部分实施工程。

这时期的水利文献,以北魏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最著名。该书为了解和研究古代河道和水利工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农田水利的兴盛期

隋、唐和宋朝,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农田水利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据《新唐书·地理志》等记载,唐代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达1130多项,中唐以前北方多于南方,中唐以后南方多于北方。唐以后南方水利继续发展,北方则相对衰落,但在北宋熙宁间,全国曾出现过一次兴修农田水利的高潮,熙宁三至九年(1070~1076),全国共修水利田10793处,受益面积达3611.78万亩。

南方农田水利建设

南方农田水利类型多样,除引水渠系外,还有蓄水陂堰、洼地圩田和沿海挡潮蓄淡工程等。引水渠系,唐前期都江堰灌区有很大发展,宋代灌区扩大到12个县。湖北襄阳、宜城的长渠和木渠,宋代进行大规模修建后,溉田均达数千顷。蓄水陂塘,唐代淮南、江浙、皖南、赣北塘堰水利都很发达,宋代向福建、湖南以南推进,连海南岛也修建了陂塘。挡潮蓄淡工程,东南沿海地区受海潮威胁,汉代即有修筑防御海潮的工程,但大规模发展是在唐代。唐时江、浙、闽沿海已基本建成系统的。开始修筑的多为土塘,宋代在一些潮势猛烈的地段改筑石塘。与海塘配合的还有堰闸工程,这是一种拒咸蓄淡的独特工程形式。唐代在浙江宁波兴建的它山堰,南宋在福建莆田兴建的木兰陂都是此类工程的典型。圩田工程,这时期长江下游滨江沿湖地带圩田有很大发展,尤以太湖、古丹阳湖地区最为集中。太湖流域随着太湖湖堤和沿海海堤系统的建成,中唐以后逐步形成了塘浦圩田系统,五代吴越时进一步完整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到宋代太湖流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古丹阳湖地区南宋时圩田至少有千余多所,面积达数百万亩。其中当涂、芜湖、繁昌“圩田和居八九”。两宋尤其是南宋时,东南地区出现围湖造田的热潮,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从而出现了“围湖造田”和“复湖还田”的争论。此时期长江中游鄱阳湖、洞庭湖、江汉平原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圩田也有了开发。

北方农田水利建设

隋唐时建都长安,关中水利得到重视。隋代在今武功县一带建引漆水的灌溉渠道,溉田数千顷。唐代引泾的郑白渠多次修建,唐初灌溉面积达1万余顷。引渭、引洛、引黄灌溉唐前期都有较大发展。中唐后灌溉面积下降,宋代主要维修泾渠,灌溉面积只有3600顷左右。汉中地区相传建于汉代的山河堰,宋代有大的修建工程。华北地区唐前期水利得到普遍修建和发展,山西汾河平原不仅引地表水灌溉,还开发和发展泉水灌溉;河北引漳灌区、太白渠灌区都有改建工程,又在海河平原兴修不少排涝防洪工程。唐后期华北藩镇割据,修建工程很少,北宋时其水利又得到重视,以兴建河北塘泊工程和熙宁间大规模放淤最具特色。西北地区唐前期也大力经营,河套、河西走廊、新疆和青海等地都有灌溉工程修建。唐中期后西北为少数民族所经营,兴修水利较少。

唐宋期间灌溉机械有很大发展,除这些简易机具外,水车已经广泛使用,南宋时筒车也在南方山区流行。

农田水利的论著此时期开始出现,探讨太湖流域水利治理的有郏亶、郏侨父子的《水利书》、单锷的等。论述一个灌区的水利著作有南宋魏岘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等。唐代的《水部式》,是现存最早的水利法规,它反映了当时北方地区农田灌溉的管理制度。

北方水利衰落,南方水利持续发展期

元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南方远远超过北方,南方水利持续发展,北方除西北外农田水利渐趋衰落。

南方地区

长江、珠江流域圩田有很大发展,尤以两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发展最为迅速。如江汉平原,明后期时潜江、沔阳等县各有垸田百余所,清乾隆时沔阳垸田猛增到1367个。清末,荆江“南北两岸,几乎无段无洲,无洲无垸了”。洞庭湖区的垸田,明代多在北部地区修建,南部则多筑于清代。据统计,明代有100多所,至清末增加到1000多所,面积约有600多万亩。珠江三角洲的圩田又称基围,开始于宋代,主要在珠江的西、北、东三江下游两岸筑堤建围,元代继续增建,明清时迅速向滨海地区扩展。明清时湖广和珠江三角洲也成为重要的产粮基地。元明清时西南和台湾地区的水利得到开发。西南地区小型塘坝水利有较大发展,著名的云南滇池水利多次修治,雷州半岛元代也修建拒咸蓄淡灌溉工程。台湾地区明代开始兴修圳(渠)埤(塘)等小型灌溉工程,清代兴建了彰化八堡圳、高雄曹公圳等规模较大的灌溉工程。

北方地区

元明清三代都建都今北京,为减少对东南地区经济的依赖,在畿辅地区兴办过时断时续的营田水利。元代虞集首先倡议畿辅营田水利,明代万历时徐贞明又大力提倡,并在永平等地营田种植水稻,以后汪应蛟、左光斗等又在天津兴修屯田水利。清代以雍正时怡贤亲王允祥主持的营田水利规模最大,共营成水田6000余顷。古老灌区如关中引泾灌区、汉中山河堰灌区、南阳陂堰、豫北丹沁灌区、河北漳洹灌区、安徽芍陂灌区都有维修工程,但大部分灌区时兴时衰,逐步败落。民间为战胜灾害,兴办的小型水利增多,得到推广。这时期西北边区灌溉事业仍有发展。清代在新疆大兴屯田,兴修水利,清末灌溉工程已分布于天山南北的20个州县,清后期坎儿井在吐鲁番一带发展很快,甘肃、青海河湟地区、宁夏和内蒙古后套的灌溉事业,也在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如宁夏引黄灌区,元初修复唐徕、汉延及其他十余条干渠,灌田900多万亩。清代在黄河西岸建大清、惠农、昌润三渠,与唐徕、汉延渠合称河西五大渠。内蒙古后套地区清后期建成了从黄河开口引水的八大渠,共溉田六七千顷。

元明清时期关于农田水利方面的著作有数百部之多。如记述地区水利的有明代张国维的《吴中水利全书》、清王凤生的《浙西水利备考》、黄士杰的《云南省城六河图说》、吴邦庆的等。记述单项工程的如清程鸣九《三江闸务全书》等。专记一个灌区的有元李好文的《长安志图》、清王庭芝《通济堰志》等。